第26章 郭嘉郭奉孝(下)(2 / 2)

张固继续说道:“奉孝说得没错,可是问题就出在举荐为重,考核为轻。考试在其中并不重要,举荐才是决定性的。选士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因此,世家才有了生存的土壤,他们把控着举荐和考核的权力。举荐上来的只会是自家子弟,而百姓则无法被举荐上来。”

“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将两者对调,改考试为重。不论门阀,不论贵贱,都可以参加考试。先由各地举行乡试,通过后称为秀才;秀才可以参加中央举办的省试与殿试,通过后再为官。”张固坚定地说道。

郭嘉闻言点头:“嘉懂了,所以张兄废除举荐,等同于断了世家传承的根呀。此举恐怕……”

张固站起身来,杀气腾腾地说道:“此法必须统一天下之后才可实行。届时吾兵马在手,谁人敢挡!!!”

说到这,张固不禁想到了洪武帝的铁腕手段。一个案子杀他个几万人又何妨?只要能达到目的,手段又何须过于仁慈?

郭嘉这时起身鞠躬抱拳行礼道:“不曾想张兄如此信任嘉,连这等事也敢告于嘉。这份信任嘉真是有愧。最后一个问题,张兄如何强国、富民?”

张固思索一番后说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为君者心存臣民,为臣者心忧君民,为民者心思国家,此便是强国之道!至于富民之法,也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如当政者须减轻不必要的开支、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鼓励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郭嘉听完张固的一席话后,不禁起身说道:“张兄所言,真发人深省也!求同存异,与时共进,其意境何其深也……嘉只言一朝兴衰之语,张兄却直指百世存亡之道……佩服!”

说罢,郭嘉躬身一礼道:“颍川郭奉孝,拜见主公!!!”

张固愣在原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郭嘉这是认主了!好在张固及时清醒过来,扶起郭嘉。他哈哈大笑说道:“我得奉孝,大业可成!哈哈哈哈哈!!!”

随即,张固拉着郭嘉坐下。两人重新举杯,继续畅饮。郭嘉问道:“还未问过主公,主公打算以何处作为基业呢?”

张固略一思索后说道:“这件事我倒曾与一人聊过,此人名叫鲁肃,字子敬。现在在我帐下。明日我介绍他与奉孝认识。至于何处为基业,我认为应选在江东。江东之地物产丰饶、人才辈出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能够占据江东之地并稳步发展、积蓄力量,那么未来统一天下的大业便指日可待了!” 广陵郡,乃是我父亲亲手缔造之基业。此次会盟一旦圆满落幕,我意欲自广陵起兵,首先夺取扬州,那扬州刺史陈温,为人怯懦,难当大任。”

郭嘉闻言,微微颔首,赞许道:“扬州吗?以此地为根基,倒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然而,若要以扬州为争霸天下之本,切不可沉湎于现状,自满自足。否则,虽能偏安一隅,享得片刻安宁,但若要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却将是难上加难,险之又险。”

张固闻言,不禁放声大笑:“哈哈哈,奉孝此言,我心甚慰。然而,扬州如今的局势却非你所想的那般简单。各个太守各自为政,并不臣服于陈温,各领一郡之地,互不统属。虽有世家大族坐镇其间,却并无强大的凝聚力。我意先取九江郡,那九江太守周昂,才疏学浅,碌碌无为,虽与丹阳太守周昕有兄弟之谊,但周昕若敢来援,我定要一鼓作气,连丹阳郡一并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