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商量(1 / 2)

写好成语故事,蒲远山想起这个世界,小学初中语文书上看到的那些诗词歌赋都写得要么花团锦簇,词藻华丽。要么就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行,有阳春白雪,还有接地气的下里巴人。既然我生长在农村,又刚刚经历过收稻谷,那就写一篇《锄禾》是最应景的,不对是抄一篇。这是唐李绅《悯农》篇中的第一首。《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诗既讲了农民种田的辛苦,又提醒大家珍惜每一粒粮食。

第二首蒲远山准备抄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因为这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诗,看似写自然规律,却不知不觉放大了人们的眼界和认识。《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然后,蒲远山规规矩矩取出两张厚实的信签纸,用楷书认认真真地把成语故事和诗誊写上去。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少字漏写错别字。做完装入信封填上教育文学出版社地址。

“小叔,明天帮我寄一封挂号信”蒲远山敲了一下正在疯狂写作业的小叔。

“没问题,拿来,我先看看写得是啥?”小叔转身拿出信签纸仔细看了起来。半晌感慨起来“小山老师,你写得可比语文书上的老古董文章有意思多了,真想掰开你的脑袋看看有什么不同。”

其实小叔对这几篇成语故事和五言绝句认识不够,属于明珠蒙尘。这些可是地球上流传千年的瑰宝。从文学性来说它们就是一颗颗核弹。

早饭后蒲远山和小叔一起来到祠堂教室,十八位同学已经等着他们。蒲远山直接宣布这一周复习。所谓复习实际就是在黑板上出题半个小时,然后做题一个小时,讲解半个小时。上午下午都一样。

晚上,蒲远山邀请队长一起吃饭。母亲特意做了野鸡炖蘑菇,土豆烧野兔,以及冬瓜汤,甑子饭,还有一瓶苞谷烧。看着桌子上丰盛到奢侈的饭菜,队长哥哥不断狂咽着口水,眼神怪异地看着蒲远山。暗道吃人嘴软,怕是不会有啥好事。

“队长哥哥,你放心大胆地吃饭,我找你不是私事,是关于全队致富的事情,这事儿我早就承诺过,饭后我们一起商量商量。”蒲远山一眼看穿队长的心思,翻了个白眼愤愤不平说道。

酒足饭饱,一餐饭吃得宾主尽欢。蒲远山平静地问道:“队长哥哥,我们队一年总收入不到两千块钱吧?”

“你怎么知道?”队长哥哥吃惊地问。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你是认为我是傻子吗?养蚕,种白菇,机房,一年收入不到一千元,储备粮不到一千元,养猪场赔钱,你们还有什么收入?”蒲远山翻着白眼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