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主事温良开口问道:“你们做了多久?杀了多少人?”
“我们今年才开始做,杀了...大概14支商队。”
“为何没有人报官?”
“路上被劫匪杀死很正常,做买卖就是这样,死在青州郡,蒲家能把事情摆平,如果到了太守府告状,太守直接把人弄死,没人知道。”
刑部主事温良惊愕道:“太守帮着蒲家灭口?”
“是,太守和蒲家勾结,一起杀人灭口分赃。”
温良惊愕地看着刘玉,不敢相信这是太守能做出来的事情。
刘玉问道:“蒲家除了杀粮商,还杀了多少人?”
“那就不知道了,不听话的佃户,不肯卖地的农户,都杀。”
裴行之手里的笔微微颤抖,他身为大理寺卿,见过很多穷凶极恶之徒。
但是蒲家这样的事情,他第一次亲身经历,心中很是愤怒。
特别是太守秦寿居然帮着灭口分赃,简直耸人听闻。
“好,你们在院子里住下。”
“大人!”
年纪大的男子突然跪下磕头,哀求道:“求大人杀我,我的家人还在蒲家,我不死,他们就得死!”
另一个男子怔怔地看着,欲言又止。
“你们暂时收押,带回京城后再杀!”
刘玉挥挥手,御林军把两人拖下去关起来。
裴行之放下手中毛笔,骂道:“没想到青州郡如此不堪,简直没有王法!”
户部主事高攀龙仰头长叹道:“不出来看看,怎知此地如此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刘玉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说道:“走,出去看看赈灾吧。”
诸葛尚护卫,小莺跟随,刘玉带着裴行之几个出了院子,到了太守府外。
秦寿还在外面焦急地等着,见到刘玉,慌忙过来行礼。
“世子,那3个贼匪...”
“杀了一个,剩下两个押回京城再杀!”
“哦...”
“走吧,看看粥棚!”
“是!”
秦寿带路,街上搭起了几十个粥棚,每个锅里都有热腾腾的粥,很浓稠。
百姓排起长队,等待着施粥。
见到刘玉,饥民畏惧地低头,不敢仰视。
“施粥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雪之后就开始了。”
刘玉看了一眼刚刚支起来的粥棚,笑了笑说道:“一个月的时间,怎么一点痕迹也没有?”
秦寿低头不敢再说。
走过几条街,看着热气腾腾的粥棚,刘玉非常满意地点头道:“很好,秦太守确实用心赈灾,那些流言不可信。”
秦寿大喜,拜道:“谢世子夸奖,微臣一定全力赈灾。”
“等我回去京城,为你表功。”
刘玉带着人离开,秦寿乐呵呵看着。
郡丞走过来,低声道:“太守,我怎么觉得那么怪异啊?”
“别说了,都收敛些,好好施粥赈灾。”
刘玉回到院子,户部主事高攀龙有些不解,问道:“世子,刚才的粥棚明显刚刚搭建的,为何世子...”
“不用问了,户部的赈灾银子,你送信回去,不用急着送过来。”
“不急着送来,万一粮食不够怎么办?”
“秦寿一心赈灾,粮食怎么会不够呢?”
“这...是。”
高攀龙和其他人退下,刘玉吩咐道:“小莺,你去打探蒲家庄的情况,我要知道他们的一切。”
“是。”
小莺悄悄离开太守府,混入市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