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女儿不成儿媳也好(2 / 2)

她说话时声量虽小,但这屋内偏巧异常安静,以至于在场不少人都清清楚楚地听见了这番言语。

众人听闻后,反应各异,小文夫人和文娇有些脸色不自然,小文夫人的儿子文昌一脸的八卦,探春听后应当是想起来文君身子不好的事,脸上有几分不赞成,小黑娃柳绪英是小孩心思只顾着吃没想别的;

黛玉和文君这俩则独自沉浸在对方怎么这么可怜的世界里,其余诸人则纷纷跟着笑了起来,就连贾母亦是忍俊不禁,心中暗动想要一同凑凑热闹嗑一嗑这对 cp 。

只不过,贾母想了想文君的年纪和身体后,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家这丫头还小着呢,就是大了我也得多留几年,你要是喜欢认个干亲还行,要认姻亲,可是要久等了。”

贾母说过这话,众人笑将起来,望舒也跟着说是她一时糊涂多嘴,让贾母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众人又聊了会儿,黛玉认了望舒做婶娘,便称呼文君一句君哥哥,迎春也跟着黛玉喊,后来聊了没两句,文萦轩又领着一个老头过来了。

老头姓候,是个御史,为人以倔字出名,是个能给皇帝气的吹胡子的存在,贾母也曾听闻过关于侯御史的一些趣事,大多都是从鸳鸯等人那里听来的笑谈。

候御史是罪臣翻案之后被提拔上来了,具体缘由贾母没问,只知道候御史小时候差不多是在宁古塔那处苦寒之地长大的,对,就是东北那旮旯。

或许正因如此,他自幼目睹了太多人世间的苦难与不公,也见识了无数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所以初入官场时,这侯御史的性子可谓是刚烈至极、倔强非凡,为此着实得罪了不少权贵之人。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渐长的侯御史倒也渐渐收敛了锋芒,变得沉稳了许多。想来应是成家立业之后,心中有了诸多牵挂,不再似从前那般无所顾忌了吧。

贾母看到候御史,一开始还想他会不会对白玉为堂金做马的贾家有什么微词,结果看到她之后,他倒是十分客气地向贾母施礼:

“闻听老太君素有开设慈幼院的善志,在下深感钦佩。

不瞒您说,我这人啊,身无长物,家中老小全仰仗着那点儿微薄的俸禄度日。不过呢,好歹这些年省吃俭用还存下了些许银两。今日特来送上二十两银子,聊表心意。还望老夫人切莫嫌弃这点儿小钱,权当是我的一番诚意罢了。”

贾母看着那一小堆被布包起来细碎却极为干净的碎银子,说实话,这二十两银子对于家大业大的贾府而言,着实算不上多。然而,当贾母抬眼打量起眼前的候御史时,心中却是微微一动。

这老头身着一身粗布麻衣,和她们站在一块都很是违和,想来他家是真的不宽裕,但愿意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从牙缝里省下这二十两银子给她送来,其心可鉴。

领还是不领?她虽然想敲诈(划掉)募捐,但是人家老头都一身粗布麻衫,还非要从嘴里省下二十两银子给她······

算了,人家老头特意跑文家来给她,估计是研究这事有段时间了,她还是收下吧。

“候大人言重了,您这番心意,老婆子我心领便是。不管多少,皆是您的善心之举,又怎会嫌弃?”说罢,贾母便示意身旁的丫鬟将那堆碎银子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