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番话,族里许多小孩子不禁打了个寒颤。毕竟贾代儒平日里对晚辈们要求甚严,此次出手更是如此之重,让人不寒而栗。然而,贾母听了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并未多言,紧接着,她转过头去,继续将目光投向在座的众人。
这些由母亲带领而来的孩童数量并不太多,大约只有八九家而已。而贾芸赫然在其中。
且看贾芸那孩子,身上所着衣物虽说略显朴素简单,但那脊背却是挺得笔直,竟隐隐透出几分如芝兰玉树般的风姿来。贾母见此情形,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喜爱之意。贾母又对他以及周氏已然颇为眼熟,当下便面带微笑地朝着周氏轻点了下头。
只听贾母缓声开口道:
“你家这孩子着实不错,不仅胆量过人,而且还聪慧伶俐。无论是读书还是回话应答,于这一众孩子们当中皆可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之辈。你能将他教导得如此出色,实乃不易!”
闻得此言,周氏面上微红,抿嘴露出一抹略带羞涩但又难掩欣喜的笑容,轻声应道:
“不瞒老祖宗,这芸儿打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懂事的早不说,自小也叫我省心!尤其是读书习字这些事儿,根本无需我去催促,他每日都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从来不曾懈怠。”
贾母在心底暗暗思忖,这周氏果真是与众不同。
通常而言,国人大都生性谦逊,若遇他人夸赞自家孩子时,往往会先谦虚一番,随后再列举出一些孩子的不足之处。然而周氏面对赞誉,竟是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其态度如此坦然大方,反倒令贾母对她愈发增添了几分好感。
之后贾母便把往后族学会有的变化都说了出来,在场之人皆屏息聆听。待她说罢,贾母又根据此次族中学子们的表现定下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往后考核成绩位列前三甲者,将分别获得五两、三两和一两银子作为奖励。而对于那些成绩及格与不及格的学子,其具体安排仍如昨日所讲那般不变。听到这里,众人面面相觑,但却无人提出异议,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贾母的安排。
另一边则先由贾珍把昨日族中子弟的表现说了下,贾珍那边说完之后,族人倒是颇为在意,恨不得现场给自己逆子往死里揍一顿,贾珍连忙叫停,紧接着,他也如同贾母之前那样,将今后族学将要施行的一系列变革娓娓道来。令人欣慰的是,对于这些改变,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或不满。
就这样,经过短短两日时间,这场关于族学改革的大事终于尘埃落定。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至于最终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效,还得看日后的实际发展情况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