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帝王多疑(2 / 2)

其实能说挺不错的。

北地没有让他有所顾忌的景熙帝,也没有总是给他喝甜茶的云淑妃,更没有主角杨贵妃母子在。

嗯,总是跳来跳去的棠溪律以及别的乱七八糟的人也不在。

这些因素都让燕澄觉得北地比京城好很多。

如果不是京城中还有他惦记的一些人在,他真的完全不想总是想到京城。

祁连城的永王府彻底建成前,燕澄收到了京城的来信。

写信人是燕濯。

信中前半部分写道,景熙帝原本想派燕光翼去沂南做巡抚,但朝中某些官员的周旋下燕光翼会到北边做巡抚,而不是南边。

这封信让燕澄原本提着的心彻底放下了。

书中的燕光翼就是在沂南当巡抚的时候被弄了个谋反罪,导致燕家满门抄斩。

燕澄几年前就在想法子避免燕光翼去沂南当巡抚。

准备了许久的事最终落到实处,他的心才算真正安稳。

解决了一大问题,燕澄心情很好地继续看信。

信中后半部分写到燕二叔求到燕光翼那里,希望燕光翼能帮他调职,他不想在沂南当按察副使了。

自燕光翼把燕光盛弄到沂南当官起,多年过去,燕光盛还坐在沂南按察副使的位置。

这倒是个意外的请求,燕澄记得之前燕光翼还和他说过燕光盛在沂南过得十分潇洒。

怎么现在又说要离开沂南?

看到下一页信纸,燕澄才知道原来是曲昭玥到沂南那边后有意无意针对不听话的官员,许多不愿被他驱使的官员都在谋划离开沂南。

而燕光盛因为姓燕就算听话也得不到曲昭玥的优待,在沂南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燕光盛到底是燕家人,他有难处,燕光翼他们自然会帮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就在周旋让燕光盛换个地方当官。

燕澄想了一串自己发展的可用人以及被动从曲昭玥那边截胡的可用人,提笔写了几封信。

燕光盛会被曲昭玥针对有很大的原因在于他,看在燕光翼姓燕的份上,他总不能干看着什么也不做。

写完信放到一旁,燕澄大脑放空了一瞬。

他很快想到曲昭玥这些年完全不似主角的诡异作风,好看的眉头皱起。

书中的曲昭玥未登基的时候走的不是怀柔明君的路线吗?

怎么之前疯了似的联合棠溪律针对好几个大夏官员,现在又疯到强迫封地内的官员效忠了?

曲昭玥动作搞这么大,就不怕父皇以为他心有不轨,忌惮防备他?

燕澄历史看得多,来到封地后慢慢琢磨出景熙帝的心态了。

再加上平日里收到的京城来信众多——亲人、朋友、发展的自己人、对他感兴趣的人都会给他写信,平均算起来,他一天能收两三封信。

自己的猜测加上那些信中写的朝堂上发生的事,让燕澄肯定景熙帝是年纪大了,到了多疑恋权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景熙帝可能会在政治上会加强集权,经常更换官员,更严密地监视朝廷官员。

对待身边人也会充满猜忌。

对于后宫嫔妃,可能会因怀疑她们或其家族有不轨之心而冷落或者惩治。

对于皇子,会担忧他们谋权篡位,可能会平衡皇子之间的势力,或者直接打压有威胁的皇子。

这种时候若是哪个皇子表现出对权力的向往,肯定会得到景熙帝的厌恶与警惕。

曲昭玥看不懂这一点吗,怎么似乎年纪越长越不懂得低调?

难不成是多出来的他把曲昭玥搞降智了?

不是吧?他也没干什么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