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依旧紧张,皇上弘历与果亲王弘瞻的对峙似乎已达到了顶点。就在这时,七十岁的太后甄嬛缓缓步入殿中,她的出现如同一股沉稳的力量,瞬间压住了殿内的躁动。
太后看着眼前这两个快六十岁和快五十岁的儿子,一个贵为天子,一个身为亲王,却像孩子一样大打出手,心中既是痛心又是无奈。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哀家的两个好儿子,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不怕让人笑话吗?一个皇上,一个亲王,怎么跟孩子打架一样!”
说着,太后走到弘瞻身边,抬手给了他一个耳光,语气中带着责备与疼爱:“弘瞻,你与皇嫂失了分寸,还跟皇帝顶撞,你这是要造反吗?要不是你皇兄念及一母同胞之情,你早就够死了!”
弘瞻被太后这一巴掌打得有些懵,但他心中也明白,太后这是为了救他。他赌气地别过头,却不肯轻易认错。
太后见状,拿起手中的龙头拐杖,轻轻地在弘瞻的腿上敲了一下,示意他跪下。弘瞻虽然心中不甘,但在太后的威严下,还是缓缓地跪下了身。他知道,太后这是在给皇帝面子,也是在救他的命。
“弘瞻,你给皇帝磕头赔罪!”太后命令道。
弘瞻咬了咬牙,强忍下心中的怒火和不甘,磕了个头,声道:“臣弟错了,请皇兄宽恕。”
皇上看着弘瞻那赌气的样子,心中也涌起一丝不忍。他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又怎么能真的下狠手呢?他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罢了,罢了。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朕这次就饶了你。但你要记住,下次若再犯,朕绝不轻饶!”
太后看着皇上给了自己一个面子,心中也稍感安慰。她转身看向弘瞻,眼中满是疼爱和告诫:“弘瞻,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你是果亲王,是皇上的弟弟,也是哀家的儿子。你要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了儿女私情而坏了大事。”
弘瞻闻言,心中虽然不甘,但也只能默默点头。他知道,太后的话是对的。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而连累了家人和门人。
就这样,一场风波在太后的调解下暂时平息。但弘瞻心中却明白,他与皇上之间的裂痕已经难以弥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谨慎行事,不再让家人因为自己而门生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