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 / 2)

晏亚龙点点头,然后拿着话筒坚定地说:

“既然陈老师如此怀疑我的能力,我会详细解释建模的过程和算法。”

“本次的题目是稳定性,我立刻想到了桥梁模型。”

“拿到题目时,我就在脑海中构想了一座桥。”

“桥梁设计最考验稳定性了。”

说着,晏亚龙稍作停顿,时不时瞥向身旁的方老师。

如果不是有方老师的指导,以他的脾气早就跟盛静雯对上了。

但现在,他在方老师的提醒下选择冷静对待,专注比赛答辩。

剩下的交给方老师处理。

因为他相信方老师!

晏亚龙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成功吸引了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无论是懂行的还是不懂行的,此时都被他深深吸引。

就在这时,晏亚龙指着这几个建筑模型开口说道:

“要完成这么一套完整的力学系统,不仅要了解建筑学、材料学、工程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如果想提升桥梁的稳定性,就需要精准控制材料的数量和使用方式。”

“在这次比赛中,我用了特定数量的木棒和棉线,就是为了保证桥梁的稳定。”

“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有承重能力的结构。”

“通过这种承重测试,才能看出它的稳定性能。”

“换句话说,承重性直接决定了桥梁的合格与否。”

“这些设计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在实际操作中。”

“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计算材料重量上,最后才是组装环节。”

说完这段话后,会场顿时一片寂静。

几秒之后,“啪——”

巨大的礼堂内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真是太厉害了!

虽然有些专业术语听众不太懂,但是都能感觉到很强!

这时,所有人看向晏亚龙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敬佩。

太厉害了吧!

此时此刻,大家觉得晏亚龙真的非常出色!

其他人的作品只是比赛项目而已,但他的却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中去。

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

谁敢承诺?

而且他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了他的设计理念。

这一刻,现场的人们才明白,晏亚龙并非在炫耀,他是在比赛时间内尽可能做得更好。

别人还在局限于比赛的要求时,他已经想到实际应用中去了。

如果每个作品都是这样的思路,将来肯定会成就一番大事!

这个格局真的大啊!

听完这段话,三位评委老师没有一点表情变化。

一个小高一学生怎么可能懂得这么多专业知识?

满嘴都是建筑学、材料学之类的东西,他们猜测这小子是不是背诵的讲稿在唬人。

无论如何,三个评委完全不相信。

盛静雯老师阴阳怪气地开口说:

“真不愧是晏海升的儿子,确实很有建模天赋。”

“你的表达很清晰,思维也很严谨,我很欣赏。”

盛静雯的言辞看似赞扬,实际上是在故意贬低。

要知道,在历年的建模比赛中,只有一个人因为作弊被公开点名:那就是晏海升。

她特意提到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