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杨磊的抉择(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1 / 2)

死亡,哪怕在如今的复合体里也是很少有人提及的。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是他在他父亲逝世前病危期间写下的。

狄兰·托马斯这么写道: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

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

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善良的人,当最后一浪过去,高呼他们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会多么光辉地在绿色的海湾里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在隔了一个又一个千年后,这首诗终于在无限光明的新纪元里得到了印证,死亡将复合体里那些追逐真理之光的人们消逝,但自从神经组合网络的建立,“夜晚”对于新纪元的人类来说就消失了。

那些善良的人,将与他们的善良一直存在,而那些智慧的人,则将在智慧的网络里一直迸发灵感的闪电。

在将自己的意识体转移到神经组合网络之前,甚至刚将意识体转移到神经组合网络里的时候,杨磊还在为他的信誉值和死亡后的惩罚而担心。

但是仅仅只是过了一个晚上,他就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个网络了。

在这之前,他,包括许多新纪元里同样年轻的人大都非常看不起那些沉迷在神经组合网络里的人。

“只懂得依靠群体智慧的一群人。”

“如果连自己的意识和记忆都不能做主,那其实与死亡无异。”

……

这是许多没有死过的人的想法。

这并不怪杨磊过去这么想——进入了神经组合网络,本质上你就成为了这一个无比庞大的群体中的一份子,就像一个工蜂,虽然它还是一个个体,但某种程度上,其实它和一个机械没有什么区别。

但他现在不这样想了。

如果能更靠近真理的话,既然失去生命都算不了什么,那么失去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就是杨磊现在的想法。

杨磊的想法正是复合体,尤其是道德伦理委员会所极力避免的,在这个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独立的文明,各个不同理念的组织机构交织而且复杂的新纪元,有一个理念或者共识是所有组织不留余力地宣传的。

那就是宣扬对“死亡”的摈弃。

复合体现在人类的数量是四十二亿多,这是公之于众的数量,但是道德伦理委员会知道真正的数据远大于这个数量。

有数百亿的人类正好好的“活在”神经组合网络里,他们不愿意回到现实了。

有谁在拥有过能一晚上学完十的十四次方的结构的大脑后还想着回到过去呢?

林升试着劝说杨磊放弃这个想法:“杨磊!你已经走火入魔了!退一万步说,难道没了神经组合网络的帮助,你就在科研上无法进步了吗?!”

“克莱尔已经劝过我了,”杨磊的投影摇头表示林升不必在劝他,“你只要帮我告诉我妈妈就好了。”

“你不会明白的,林升。对于我们来说,神经组合网络让我变得更加完美了。”

杨磊在心里非常佩服克莱尔,不是谁在拥有了近乎无所不能的感受后能够轻易割舍的,在杨磊决定留在神经组合网络之前,他的内心一样非常煎熬和痛苦。

“我当时询问克莱尔是怎样摆脱它的,你知道她怎么回答吗?”

“怎么回答?”林升恹恹地说。

林升从来没想过原本高兴的事情会是这样一个结尾,他已经明白杨磊对这件事已经下定了决心,想到杨磊不想回到现实,林升就觉得心里有些难受。

“克莱尔的回答很简单。”

在杨磊向克莱尔问出这个问题后,克莱尔当时露出了一副她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

“对于你们这些科研狂人来说,当然是嫌智慧不够用的,对于我这种寻踪者来说,这里只是用于开始新的冒险的中转站而已。”

“你懂了吧林升,对于我们这些追求真理的家伙来说,这里就是一块圣地。”

“不和你多说了,林升,你既然还打算去废墟区,那么我记录的原始地理数据希望对你还有用。”

在给林升发送了数据包后,杨磊用一句话结束了这段漫长的通讯。

“别太放在心上,林升,我只是有自己的追求罢了,而且说不定我会像克莱尔一样觉得神经组合网络不太好回到现实呢!毕竟我还可以回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