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文官摘桃(2 / 2)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更何况您呢,还请陛下以后不要弃大明江山安危于不顾,亲身犯险了。”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以后干啥定会与内阁知会。你们就放心吧,快快起来。”

见皇帝如此保证,他们三个也有了满意的结果,起身坐了下来。

“你们到此,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劝谏朕吧。”

三人相望了一眼,当然不是。

昨日的事情只是大概了解了,说实话他们是很高兴的,文官与勋贵本来就不对付,现在听到皇帝把朱纯臣抓入了诏狱,爵位还给除了,定国公爵位直接降至侯爵,其他被牵连的勋贵不在少数,他们自然是喜不自胜。

现在京营改革障碍扫除、勋贵又被打击,下一步就要进行重新整顿,裁汰老弱,改革营制,训练官兵了。

想到这里,三人就想到昨天夜里跟各自的亲近之人商议的结果了。

原来自嘉靖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罢团营和两官厅,恢复永乐时三大营旧制,京营就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而且是以文官为首,总督为辅的。

直到万历年间,皇帝怠政,只任命勋贵一人,总督京营戎政,对于文臣协理京营戎政一职迟迟没有任命。原本东林跟浙党知道京营盘根错节,不好对付,对这个职务也不在意,就一直空了下来。

现在朱由校费尽心思,又是镇压,又是抓人,好不容易把京营清理出来了,以后这京营定是重中之重。

这协理京营戎政一职也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此时不安排人进去更待何时。

于是东林跟浙党就纷纷起了心思,想把自己人安排进去分一杯羹,甚至在昨天夜里各自的人选都想好了。

当然朱由校自然是不知道。于是刘一燝三人见朱由校问他们,就想着怎么把这个事提一下。

“陛下,昨天三大营作乱,臣认为自然不可不追查,只是臣听闻锦衣卫、东厂彻夜抓人,现在京城内人心惶惶,唯恐自己是下一个,这般下去也不是办法。”

刘一燝忧虑的说道,虽然说作乱要查抄,但是现在京城人人自危也是影响不好。

“刘首辅何出此言,昨日陛下亲临教场,这些人却意图作乱,谋反迹象如此明显,株连全族都是可以的,伱说京城内有人怕自己是下一个,臣就怀疑他为何自疑,是不是也参与了作乱。”

不待朱由校言语,沈灌就立刻回怼道。

刚开始劝谏皇帝三人还是一条心,现在讨论问题了,立刻就有分歧了,更何况现在还是摘桃的时刻,肯定要博得皇帝欢心了,如果说到皇帝心坎了,让自己的人协理京营戎政一职,那浙党势力又要进一步了。

还别说,沈灌的一番话让朱由校听了后十分受用,这可是抓捕谋逆啊,又不是陷害忠良,宁杀错莫放过。

“沈大人这是说什么话,我只是怕有人以此陷害,伤及无辜。”

刘一燝闻言就反驳起来。朱由校看着二人争吵也是一阵恼火,整日不想着改革事情怎么样了,怎么给朝廷弄钱省钱,反而次次这般没来由的吵架。

“你们今日过来如果只是为了吵架,那就回文渊阁去吵,朕看着也烦。”

看见皇帝生气,三人也立刻闭了嘴,相互越发看着不顺眼了,心中大喊奸党。朱由校见他们也无奈,于是问道

“叶向高他们八月下的旨意,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按道理来说也快到京师了吧。”

当时光宗即位后,随即就下旨意方从哲、史继偕、沈灌、叶向高、何宗彦、刘一燝、韩爌、朱国祚等八人为内阁辅臣。

现在方从哲致仕了,而叶向高、何宗彦、朱国祚、史继偕四人由于当时还闲赋在家,所以内阁一直就是刘一燝三人了,没有增补。

三人见皇帝询问,心里大概明白皇帝对他们也有些许不满了,不过这几人来了后对刘一燝他们是有好处的。

因此来的这四人当中,有两人即何宗彦、叶向高也是东林出身,那个时候内阁东林就居其半,只有沈灌一人是浙党,那还不把他弄死。

于是刘一燝立刻说道:

“陛下,前几日叶向高来信说已到山东,估计很快就到京城了。”

“那就好,等他们来了,也可以多给你们分担点了。”

恰好这个时候,何宁进了暖阁说魏忠贤在外求见,这让朱由校来了兴趣,不再关心内阁之事,连忙让人叫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