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面围困(1 / 2)

第470章 三面围困

等张昶走后,朱由校继续拿着孙元化的题本仔细看了起来,后面内容也没有什么了。

到了澳门以后,孙元化在此地待得时间比较久,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十二月初的时候乘坐计划好的葡萄牙商船启程。

先前往吕宋,随后经马六甲、印度的果阿等地前往欧洲。

最后他在题本中还提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便是他在上海上船的时候,有一个叫徐弘祖的人也悄悄摸摸上了船。等被船员发现后,就找到孙元化说自己想跟随孙元化一起前往西洋。

问其缘由,他说自己喜欢出游,平时就在出门数月甚是数年,游玩各地,记录各地的风土人情。听说朝廷要派使者前往西洋的时候,更是来了兴趣。

于是悄摸在上海上船,目的就是为了跟随自己一起出使西洋,孙元化原本还想着反对,但最后想着此人很是聪明,说不定还有些用处,就同意所请,为此他还在在信中连番告罪,希望皇帝能原谅他的逾矩之罪。

朱由校对此倒是不在意,他还希望这些人越多越好呢。

并且他对这个人更为感兴趣,因为他的名字叫做徐弘祖,他看到这里后,他还把这个名字喃喃自语了几遍。

心里也明白这是谁了,就是徐霞客嘛,后世历史课本中的常驻选手,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着有《徐霞客游记》一书,朱由校怎么能不知晓呢。

但在他的记忆里,徐霞客不久以后就要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出游了,这次出游他会踏遍大半个中国,由南到北,看遍名山与五岳。现在看来,这次出游算是搁置了,换成了更刺激,更凶险的出国游。

这真的是造化弄人,但徐霞客应该是更喜欢,因此这次去得更远,他也能看到更为壮丽,更为奇魄的异域风光。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禁哑然一笑,看来他这个历史蝴蝶,已经开始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命运与人生轨迹。

朱由校也慢慢感慨起来,随即缓缓起身,出了乾清宫殿门,此时的紫禁城已经裹上了一抹银装,看起来甚至肃穆。朱由校却对此毫不在意,而是纵目往南边看去。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初了,按照题本上所说,这时候孙元化跟徐霞客等人已经上船启程了吧。

后面的路程就也要慢慢脱离大明的范围了,航路凶险,前途未卜,未来朝廷也不能帮他们,要更多地倚靠他们自己,朱由校想到这里,也在心中为他们默默祝他们一路顺风了。

看完孙元化的信件以后,朱由校就感觉到有些索然无味。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整个大明各级衙门虽然也在办公,但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会向皇帝禀报外,其余时间更多的是进行年终工作的汇总,最后上报朝廷。

而宫里此时也逐渐开始动员起来,开始准备过年、祭祀时候的物料,为过年时候做准备了。

因此现在的朱由校也啥事,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前段时间朱燮元再上捷报,说水西安氏最后的据点,那威官寨已经被攻破,水西安氏的势力基本上被剿灭。

安邦彦的嫡子安武功,也被乌撒府知府安效良处死。安效良估计是被朝廷吓破胆了,居然亲自带着安武功的头颅到了贵阳,希望朝廷能够放过他。

朱由校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冷笑,心想这个安效良真的是首鼠两端。之前对朝廷不理不睬,现在见朝廷势大就赶紧纳了投名状,唯恐自己被朝廷处分。

不过他也算运气好,可能是西南战事拖太久了,朱由校也不想再两面作战。

于是就跟内阁等人商议赦免安效良的罪责,饶他一条狗命跟土司职位。但作为交换,乌撒府也要跟水西一样改土归流,纳入朝廷的实际控制范围。

由此西南战事彻底平定了,朱由校心中的一根刺也暂时拔除了,至于后续的安置,就按照之前跟内阁商议好的“治黔六策”来定就行了,具体事情也不用朱由校多操心了。

而在贵州的客军也开始纷纷返回原驻地,秦良玉让白杆兵返回了石柱。

今年秦良玉一家子为了大明出尽了力,她哥哥秦邦屏,儿子马祥麟在辽东为国效力,浑河血战中死战不退,顶住了建虏的进攻,是浑河大捷能够胜利的关键因素。

而他的弟弟秦民屏跟侄子秦翼明,则跟随她征讨永宁奢氏跟水西安氏,真的是全家齐上阵为国效忠,让朱由校也感动异常。

因此他特意让秦良玉跟秦民屏先不要返回驻地,跟着振武军一起回京,自己要亲自见一见她,好好封赏,给那些忠于朝廷的土司树立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