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冀州现白波,初识贾逵,才女荀采,相思之诗揽佳人心意”(2 / 2)

“哈哈”!“典将军,怕是这关山县令把主公兵马误认为山匪了,再防我们呢”!荀谌这时笑说道。

“哈哈”!“叔叔此言与我同意”!荀攸这时附和道。

“原来如此”!刘备也是心中感慨。

“哼”!“这县令真是愚昧,且待在下告知其县令打开城门”!吕布说完,便单骑朝着县城而去。

“踏、踏、踏....”!吕布也是很快来到,县城下朝上喊道:

“汝等可识我主大汉刘幽王否”?

“什么”?“幽王”?城墙上的姚县令闻言心惊道。

而旁边文士也是停下了抚须的动作。

“快,来人,奉命大开城门,其余人虽本官迎接殿下”!等姚县令吩咐完后,又朝城下吕布道:“这位将军,恕在下之过,在下已命人打开城门”!

也就在姚县令话音刚落,这城门也是“嘎吱”一声打开了。

“多谢了”!吕布见城门打开后,抱拳道。

“将军言重了”!姚县令朝城下吕布喊道。

而吕布见这县令如此,也不再多言,纵马回身回去复命了。

很快刘备大军押着数十个箱子就来到了关山县城城内。

“下官姚之敬不知幽王殿下来到,是下官的失职”!姚之敬弯腰拱手道。

刘备闻言也是下马扶起道:“姚县令快请起,不必如此”!

而姚之敬见刘备亲自扶他,也是诚惶诚恐的慢慢起身,待看到刘备近前模样后,不禁被刘备亲和之相感动了。

“传闻刘幽王仁德,今日一见过真名不虚传”!姚之敬心中感叹。

而其后的荀攸和荀谌也是点了点头。

“能辅佐如此品德之人,实乃万幸之”!

等刘备扶起姚之敬后,刘备看向旁边一气质不凡的文士说道:“姚县令,这位先生是....”?

见刘备问,姚之敬便拱手道:“禀殿下,此人乃贾逵,河东郡人氏”!

而文士见状行礼道:“小民贾逵,字梁道,河东郡襄陵人,今日见过殿下”!

“贾逵”!刘备心惊,没怎想能在这儿见到。

等回过思绪,刘备扶起贾逵道:“贾先生快快请起,早闻先生之名,今日一见过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刘备在这里也是拍了个马屁过去。

而贾逵闻言就有些不解了。“咦”?“我以前见过殿下吗”?

刘备见贾逵疑惑,便说道:“先生此次来河内是来此游玩的吗”?

见刘备问,贾逵也是回过思绪道:“喔,殿下在下除了前来游玩外,还是来探望在下师出同门的师弟姚宛,就是姚县令之子”!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问道:“那贾先生可否从官”?

贾逵闻言说道:“殿下抱歉了,在下还在游学,并未有出仕的打算”。

见贾逵这么说,刘备又道:“那若是贾先生有一天想要出仕,可去并州找本王”!心中则道:“只能先打个预防针了,免得这贾逵去别处”。

“那在下便多谢殿下美意了”!见刘备这么说,贾逵拱手感谢道。

“哈哈哈”!“既然如此,姚县令、贾先生本王还需赶回并州,就不再奉陪,有缘再见”!刘备闻言笑着道。

“恭送殿下”!二人抱拳道。

刘备很快胯上战马,便随大军继续开拔!而贾逵在后面看着刘备的背影抚须思索起刘备招揽他的话来........。

“踏、踏、踏、”!伴随着马蹄之声,刘备等人也是来到了集市,而四周百姓见到汉军过道,也是纷纷让开一条道路。

刘备见众人散开,抱拳道:“诸位乡亲父老,本王多谢让行之礼”!

而众将士见主公这样,也是高声谢道:

“多谢乡亲们让行之礼”!

而这声喊,也是让不少百姓惊讶不已,以前也有汉军来过这里,但都未像今日的汉军如此有礼遇。

而就在众人感慨时,人群中的小双指着刘备旁边的荀谌、荀攸说道:“咦”!“小姐你快看,那不是小姐你的两个叔叔吗,怎会在军队里”?

而荀采闻言望去,的确见到了荀攸和荀谌。

“小双,我们去前面人少的地方等两位叔叔,今日见到两位叔叔得打个招呼才是,不可失了这礼数”!荀采道。

“嗯嗯”!小双应道。

片刻后,刘备军也是离开了集市,来到了较为空旷的地方。

“荀攸叔叔”!“荀太翁”!

本还和刘备聊天的二人听到耳熟悦耳的声音后,便朝前面看去,刘备及二将自然也将目光朝前看去,只见其中一漂亮女子和一侍女正在路边等候着。

“二位先生认识此女”?刘备这时问道。

“不错主公,此女是我们的侄女,颍川荀家,荀爽伯父的小女儿荀采”!荀攸和荀谌同时道。

刘备闻言便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二位先生的侄女,还是去见见便是,本王在此等候”。

荀攸和荀谌闻言拱手道:“多谢主公”!说完也是下马朝荀采的方向而去。

等二人离开后,刘备也下了马,靠在一处墙壁上看着天空。

等二人来到荀采身旁后,荀谌开口道:“采儿,你怎会在此”?

“唉....”!“荀太翁,采儿是为了躲婚”。荀采如实说道。

“采儿你为何要躲婚呢”?荀攸关心道。

“因为采儿要嫁也得嫁给大英雄,而想娶我的那阴家公子采儿也有所听闻,这除了文采好点外,没一点英雄气概”。

见荀采这么说,荀攸和荀谌也只能苦笑一声,之后劝道:“采儿,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要听荀叔父之命才是”。

而荀采见自己的两个叔叔也如此,便绕过话题道:“好了,采儿知道了,只是两位不在洛阳,怎和军队跑来了这里来了”?

“喔”!“采儿,我与你荀太翁已效力于幽王殿下,此次也是回并州,因此经过这里,不想在县城竟能见到采儿侄女”。荀攸回答道。

“可是那大破颍川又平冀州黄巾的幽王”?荀采惊讶道。

“正是”。荀谌答道。

荀采得到肯定答案后,心里也时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据说这殿下才德兼备,相必作诗应该难不到他,若是这殿下能作成,那就是我荀采的夫君”!

想到这儿荀采又问向自己两个叔叔道:“荀攸叔叔、荀太翁,采儿闻殿下乃是才德兼备之人,可是真”?

“哈哈哈”!“当然”!两人同时笑道。

对此荀采对荀攸和荀谌揖了一礼后,让小双在原地等她后,便只身一人朝着刘备走去,而荀攸、荀谌见状也是立马跟上。

“踏、踏、踏”!来到刘备跟前,荀采揖了一礼道:“小女荀采见过殿下”!

回过思绪刘备便看到了眼前沉鱼落雁般的荀采,道:“荀姑娘免礼”!

而在见到刘备的荀采心里也是紧张的不行,很快二人便尴尬了起来。

“踏、踏、踏”!

而荀谌这时拉住了正准备朝前走去的荀攸。

“叔叔拦我作甚”?荀攸疑惑道。

“你看我们侄女和殿下般配否”?荀谌问道。

荀攸闻言看去,点了点头,与荀谌相视一眼后便朝着吕布、典韦的方向而去。

“荀姑娘,你若是有事想问,但说无妨”。刘备也是实在受不了这尴尬的气氛说道。

荀采闻言也是不好意思的说道:“殿下”!“小女子有一首诗想请教殿下”!

“何诗”?刘备问。

“相思之诗”!荀采立马道。

刘备闻言想了想心道:“相思诗吗,就这首诗应该可以”。

回过思绪,等刘备来回走了几步后便缓缓道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诗作完,荀采震惊的看向刘备,没想到刘备能作出如此佳作。

而刘备则问道:“荀姑娘,可是诗有问题”?

荀采闻言便说道:“没有殿下此诗真乃佳作”!

见荀采这么说,刘备笑了笑后,说道:“诗已作,若是荀姑娘没其他的事,本王还需回并州,就告辞了”!

“殿下且慢”!荀采立马叫住刘备。

“荀姑娘可还有事”?刘备问道。

“殿下,采儿有一物件托于殿下”!

“什么物件”?刘备疑惑问道。

“就是这块玉佩”。荀采将半边玉佩递给刘备。

对此刘备只当是这荀姑娘感谢他作诗的礼物接了过去,便抱拳道:“多谢荀姑娘相送”!说完便告别了荀采,命大军开拔。

而荀攸和荀谌也是向荀采告别后,便跟随刘备而去。

“并州吗”?望着刘备大军离开的方向,荀采呢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