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商议不成,李儒打圆场。都亭侯公孙瓒”!(2 / 2)

李儒更是担忧般的看着剑拔弩张的二人,其眉头之间皱成了一个川字。

周围群臣更是面色变的铁青,心道,殿下都与你董卓说清楚了,怎么?不答应,还想强扭不成。

“嘭”!一声拍击桌子发出的大响之音响起,张飞一边朝下面的台子走,一边嘴中吼道:

“董卓,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威胁俺大哥,来,来,来!你有种的与俺大战三百回合”!

典韦则在后面怒道:“不过一篡逆之辈,也配与主公一谈,谁给你的胆敢威胁汉室宗亲的”!

当见到张飞与典韦上台后,张飞董卓自然是见过,其武力绝对超过了华雄,至于典韦则是一副生面孔。

董卓的心腹大将见有些董卓难堪 ,于是华雄、李傕、郭汜以及张济、徐荣五将提刃到场。

五双眸子也是紧盯于张飞和典韦。

此时的众臣早已看起了好戏,当上了一个个的吃瓜群众......。

“怎么?董卓你恼羞成怒了”?看着气愤不已的董卓几人,刘备摇头笑道。

闻言董卓怒火中烧,于是想要拔剑。

可就在即将拔出之时,董卓拔剑之手,被李儒一把扣住。

而台上的气氛越来越奇怪的时,李儒来到董卓的耳边,极力的小声劝阻着,而董卓起初则有些不耐烦。

“相国,既然他刘幽王不同意,且先就此为止,待过些时日,儒亲自去其府邸与他一商,毕竟现在庆功宴名义上还是给刘幽王与都亭侯举办”。

“而都亭侯公孙瓒又与刘幽王师出同门于卢植,所以相国想拉拢都亭侯,也就必须就此圆场,否则这后面无招贤而用,就得不偿失了”!

“私事与公事,相国,孰轻孰重乎”?

离董卓近的五将闻其言,点点头,觉得李儒说的有理,正事儿是拉拢贤才为己所用,至于这件事,李儒有所承诺,也就不必担心,相信李儒能够弄好。

董卓则陷入了两难,一是自己的闺女被辱,其二为面子,董卓看自己的面子看得比谁都重,所以这么不了了之,又有些不甘。

也就在董卓众人还在思考之时。

一身着白甲之人,来到了台上直奔刘备几人的方向。

而此人五官端正、面色透着坚毅之态,其身形也是健壮无比,此时置身一人来到了台内 。

“玄德兄,可还识得我公孙伯珪否”?白甲之人,朝刘备抱拳道。

“公孙伯珪”?

“公孙瓒”!

刘备想了想,便知道了此人是与自己有着师出同门关系的白马义从公孙瓒呐,只不过谁是师兄,谁是师弟,就不知道了。

【作者问:好像师兄是公孙瓒吧。】

“伯珪兄,好久不见啊”!刘备来到其面前说完,又道:“不过伯珪兄这台内,不太安全,莫来蹚浑水才是”。

“无妨”。摆手说完,公孙瓒便转身来董卓稍近之地道:“董相国,你这是为何意?殿下已说明不纳贵女为妾,你还想继续死皮不成”!

“你是何人,敢与相国如此说话”!李傕怒声道。

闻其言,公孙瓒不急不缓的道:“本侯公孙瓒,不知你为何人,也配与我一谈”!

闻此白甲之人,是公孙瓒后,思考利弊的董卓便一惊,于是脑子一转,接受了李儒的意见。

之后笑道:“原来阁下就是都亭侯,咱有礼了”!

随后便拱手抱拳朝公孙瓒揖了一礼。

“敢问相国,刚刚之言是为何意”?回礼,公孙瓒再次重复了一句。

听完此言,董卓先是朝刘备的方向瞄了一眼,之后又在公孙瓒身前扫视一番,心中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

“呼~”!董卓呼出一口气,道:“都亭侯,咱不为何意,既然殿下不愿,那就此打住吧”。

点点头,公孙瓒便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谢过相国了”!于是不看董卓的脸色,直接转身来到刘备面前道:

“殿下,董相国不予追究此事,我等回桌好好叙叙旧才是”!

看着公孙瓒,刘备也是不禁心中想道:“『刘大耳啊刘大耳,你的命是真的好,先是前有师傅为其在灵帝面前求情,抱不平,最后宁愿不要功名利禄也要保你刘大耳』”!

“『而后,又有师出同门的公孙瓒为其前来打圆场,不畏自身安危。可谓是满满的师兄弟情谊』”!

于是台上的董卓众人与刘备众人便一拍而散,各自朝着自己的原来座次而去,至于公孙瓒自然是被刘备一同拉了过去。

而在这期间,公孙瓒问的问题也是让刘备有些发懵,于是便将自己发重风寒失忆一事告诉了公孙瓒。

当公孙瓒得知刘备失忆的事情后,也是为其嘘寒问暖了好一会儿,在罢休,于是也不再聊以前,而是这近些年的一些事情来.......。

【公孙瓒与刘备关系十分要好,原一起求学于卢植,二人为师兄弟关系。公孙瓒后来割据幽州,与袁绍连年混战。刘备早年流浪,在公孙瓒手下避难。公孙瓒则是欣然接受,并多次助于刘备。】

【刘备曾经家里生活艰苦,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可以相依为命,为了谋生,刘备干着织席贩履的生意,要知道,在古代,从来都是重农轻商的,所以刘备当时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多人都瞧不起他,更不相信他会有什么大作为。】

【所以当初刘备打江山的之时,非常艰难的。不过嘛,好在他刘备人缘好,曾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其中,刘元起和公孙瓒就是两个在他年轻时期对他帮助最大的人。】

【早年间,刘备有幸得到了族人刘元起的资助,刘元起认为刘备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所以便自愿资助刘备完成学业,也是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才有机会到卢植那里去学习,也因此结识了公孙瓒。】

【而公孙瓒的身份是贵族出生,可因为公孙瓒为母身份低微,所以在知晓刘备的过望后,觉得与他的过望差不多,从而便与刘备而交,而且刘备自己的见解也是让公孙瓒有所赞同,因此二人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回到正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情不好的董卓也是叫来一群舞女在场中开始跳起来汉代舞,自己则是不停的灌着酒水。

一双眸子更是时不时的瞥向刘备那一桌。

旁边的李儒见董卓如此,于是朝董卓悄悄的说道:“岳父大人,此事虽不成,但儒却有办法让殿下可答应下来”。

“嗯”?轻嗯一声,董卓便扭头朝李儒道:“你有何办法能让他刘备应承下来?还是说你是有何计”?

笑了笑,李儒道:“岳父大人,这殿下刚刚不应承,儒猜测其一,岳父大人早在洛阳之时,与惨杀地方官员有关”。

“其二,则是此女为岳父大人的女儿,所以诚心想娶或纳为妻妾者,不足五指之数,而殿下是聪明人,自然不会接受,或者说是与你我有瓜葛”!

“其三,殿下刚刚激怒岳父大人,也是诚心而为,原因自然非常简单,那就是让岳父大人对他大动肝火,与之结怨,这样一来,这殿下也就算是达到了目的,而岳父大人也就不会再想到将自己的小女儿给殿下了”!

“其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殿下想让岳父大人你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皆时岳父大人想招贤,绝对不会太过理想”!

“而这四点也是儒刚刚猜测的结果,另外何计何谋儒已有决断”。

听完李儒的前面分析后,董卓豁然开朗,于是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不曾想殿下他还有这算计别人的心思,李儒你不说出,或许咱还真上了他的当不成”!

闻言,李儒点头道:“也幸得都亭侯公孙瓒前来插一脚,否则后面岳父大人招贤就更不会顺利了”!

点点头后,董卓道:“李儒你觉得这次甘心为咱所用之贤,有那些,又要如何肯定会有人来投效”?

闻此言,李儒看了看小刘协的方向,眼珠子一转,想了想后,说道:“这到时候不需岳父大人开口,只需让陛下开口即可”。

“让陛下开口”?奇怪的看了一眼李儒,董卓便不解的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