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看你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所说的意思。这里,有两本时事要闻,记录了自从女帝开国以来,各地发生的要事,细节都有。
你拿回去,快速的看完,相信,会对你后日的宴会有所帮助,也对你今后的科考有帮助。”
公孙无忌拿出两本时事要闻,递给沈小青。
“谢老先生!”
沈小青这次的谢意是真诚的。
要知道,越往上科举,越是可能会考关于一些时事的策论。
若是不详细了解,怎么可能写好?
甚至有时候会出一些犄角旮旯地方的典型事件,而这些时事,基本上是朝廷以邸报的形式,下发到地方。
那些大家族和官员之家的人,都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而那些没门的学子,想要得到这些时事的资料,就有些难度。
能考上好的书院的学子,还能看到一部分。
若是上了普通学堂的,这些资料,也是得到的不全。
所以,许多贫寒之家的底层老百姓家的孩子,想要科举更难了。
有时候,穷尽家里的所有,能考上秀才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想要中举,简直就是登天梯。更别提进士了。
公孙无忌有了一点笑意,“后天,我会跟着你去出席宴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答应了,那就要做好。”
沈小青再次谢公孙无忌。
这样的好事,她才不会往外推。
有大儒跟着,更是增加了一层保障。
公孙无忌这才开始评论她的试卷。
“你的基础很扎实,经义理解到位,算学居然全做对了,要知道,算学的难度,老夫可是按照乡试的难度来出的。”
魏山长在旁边听着,与有荣焉,她早就知道沈小青的算学好。
但能达到乡试的程度,着实让她吃惊。
她还想着,沈小青能达到秀才的程度已经很好了。
没想到……
“策论方面,也十分可圈可点,只是文化底蕴还是要加强,白话稍多了点,只不过,这个不能怪你,你毕竟学习时间太短了些。想要考上举人,文化底蕴这方面绝不能放松。”
沈小青苦笑,文化底蕴,她的确欠缺。
能够成为县案首和府案首,她凭借的是以强大的实用性来入题,正好是现在实行的是实用派,许多的阅卷官主张也是实用性。
并且,最后判断头名的邹知府,而是实用派。
在呈上去的几张策论出色的试卷中,判断谁是头名,是邹知府说了算,邹知府这个实用派的人,一下子就选中了更加切中心思的沈小青。
何况,府试么,文笔没有那么老辣、没有那么高的文采,也是可以原谅的。
邹知府料到了所有,没料到这是一个女娃子的试卷。
但今后的科举,尤其是到了乡试时候,不但需要实用性,也需要较高的文采。
若还是依着她现在的文化素养、底蕴,乡试或许能够勉强吊车尾。
但若是想要继续往上考,成为进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想要到权利的中心,便是要考中进士,进入内阁才是最好的方式。
因为,不是进士,基本上是无法进入内阁的。
同进士和内阁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