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终于到了(1 / 2)

这份工资,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经济尚不发达的70年代,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因素,不仅意味着基本生活的稳定保障,更是对下乡知青辛勤付出的直接肯定与回报。

因此,不少广州本地的青年,在了解到这一政策后,纷纷做出了下乡的决定。

他们中有些是出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广阔天地间锤炼自我、实现价值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农场那份稳定的工资收入,也成为了推动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动力之一。

可惜,这份谈话对于池雨微来说,更像是半懂不懂的天书。

勉强能听懂几句粤语,那是上辈子在深市工作时艰难学会的。

但只要对方语速稍微快一点,她的理解便如同断线的风筝,渐行渐远。

尽管如此,池雨微还是努力捕捉着每一个能让她融入话题的词汇,试图拼凑出更多信息。

遗憾的是,几人随意聊了几句就转向了别的话题。

她也只能了解到一点信息。

不过,总得来说,自己要去的地方虽然是农场,要干农活,但按月拿工资。

光这一点,就已经比其他下乡知青要好得多了。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随着客轮缓缓离开码头,这句话仿佛成了所有知青心中的共鸣。

这些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青年,此刻都沉浸在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中。

广州本地知青的哽咽声迅速蔓延,感染了船上的每一个人,即便是那些原本坚强隐忍的外省知青,也忍不住泪水滑落,低声啜泣。

但大海的辽阔与壮美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

随着轮船逐渐远离陆地,那片无垠的蔚蓝让所有人的心绪渐渐平复。

海鸥在船舷边自由翱翔,海浪拍打着船身,溅起朵朵白花,这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

知青们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那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是对生命韧性的展现。

池雨微暗自庆幸,自己并未受到晕船的困扰,还能好生坐着休息。

这段漫长的海上旅程将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因此她格外小心,尽量减少进食,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

饥饿时,也只敢吃些干粮——几片饼干,几粒糖果,足以支撑。

二十多个小时的风浪与颠簸,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艘缓缓穿梭于浩瀚碧波之中的轮船上,一群满怀理想与憧憬却又不免被现实挑战所困的知青们,聚集在甲板的一角,彼此间的交谈中交织着对未知旅程的感慨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我的天哪,这无垠的海平线仿佛将我们与故土的距离无限拉长,我们要去的地方,的确是太过遥远了些。”一位知青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对遥远目的地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有对遥远归途的忧虑。

“可不是嘛,想想若是哪天想要踏上归途,仅仅是在这茫茫大海上的航行,便足以消磨掉一天一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