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池雨微的老家远在京市,距离农场遥远,一来一回光路上就要耗去不少时间,再加上在家中待的日子,这请假时间不可能短了。
“池同志,”汪保国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理解与无奈,“你要是现在坚持请假的话,我也能批准。但你要知道,农场这边对于知青请假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现在距离过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次我给你批了这么长时间的假,那到了过年,就不能再请假回家了。”
农场对于知青的请假制度向来严格,一年中只有过年那段时间可以请长假。
如果遇到家里有重大事情,也可以请假,但规定明确,平时请了长假,过年就不允许再请长假了。
这是为了保障农场的正常运作,也是为了知青们的权益和公平,总不能一些人老是请假不干活吧。
池雨微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
她也知道农场的规定,也明白长假的珍贵。
如果现在请假回家,就意味着将失去与家人共同过年的机会。
这对于任何一个长时间离家在外的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池雨微低头沉思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
大哥的结婚确实是个大事,但她也清楚,自己在这场婚礼中并不能起什么作用。
与其为了短暂的相聚而牺牲与家人共度过年的机会,不如将这份心意化作一份厚重的礼物,寄托她对大哥的祝福。
看到池雨微长时间沉默不语,汪保国也猜出了几分她的心意,便开口劝了一句:“池同志啊,我还是建议你过年回去的好。一家团圆嘛,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说自家大哥结婚你没有到现场有些遗憾,但过年一样能跟他们团圆啊。到时候你要请假,我给你批久一点,让你能多陪陪家人。”
池雨微虽然是今年才到农场的知青,但她所做贡献不小,过年请假行个方便还是可以的。
听到过年可以请的时间长一点,池雨微感激地看着汪保国,点了点头:“谢谢场长,那我还是先不请假了。毕竟,过年回家团圆意义更重大。”
回想起上辈子打工时的艰辛与无奈,池雨微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那时候的她,就像是一头被不停驱赶的“牛马”,一年到头都在忙碌奔波,即便是生病了也不敢轻易请假。
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对金钱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老板的严苛压榨,过年想要请个假都得精打细算,时间稍微一长,公司根本不批。
而现在,来到这个70年代,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理解却让她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池雨微暗暗下定了决心,等以后恢复高考,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考个好大学,实现‘知识改变命运’。
挣到足够多的钱,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过上稳定的生活。
那样,就可以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不用再忍受着生活的无奈。
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