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在即,太阳火辣辣的太阳一点也没影响人们的兴致。
时家一大家子堵在时萦的半亩地里,时萦都没机会上手,玉米棒子就被掰回家了。
望着颗粒饱满的玉米粒,不止时萦一个人高兴,几个长老和叔伯也很高兴,证明来年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耕种。
把玉米棒子放在晒场上晒着,家里除了上课的娃,就剩大奶奶三奶奶四奶奶看家。连时萦家的四胞也跟着出了门,八九个月的孩子不喜欢待在家里,秋实冬香冷漠冷风只好抱着他们看秋收。
时萦没有加入大家,她让冷逍安排人把玉米杆砍了,把草清理一下。
砍完玉米杆,冷霜和冷雨问冷逍:“老大,这哪些是草?哪些不是?”
冷逍:“几岁了,还不认识草?”
冷霜冷雨:“老大,你再不教我们,我们可能到七老八十也不认识。”
冷逍被缠得没办法,只好跟着去看。当看到杂草和荞麦开花都差不多的时,他想,大意了!只怕这些个手下知道自己也不认识杂草,指不定在心里怎么开涮他?
冷逍轻咳两声掩尴尬,“你们不会拔那种狗尾巴草?真是没事找事!”
如果仔细看的话,那背影有些落荒而逃的味道。
秋收后,每家每户都赶紧晒粮,不然一碰到秋雨,就错失了晒粮的机会。
时萦种的小菜可以拔来吃面条了,小孩子们不喜蔬草的,做成汤他们也很喜欢吃。由此时萦断定他们不是不喜欢吃菜,是只吃咬得动好菜。
看着又荒了起来的地,每家都上山去捡过冬的柴火。当然时家也不例外,只是时家妇人在捡柴火,男人都砍柴烧炭。虽然时萦有煤,但没有出处,不好拿出来。
每次出去,回来的时候,总是满载而归的。秋季山上的野果,如野李子,超酸,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生长周期比自家养李子晚了几个月。
还有猕猴桃,无论生熟全给收了,生的拿回家放着枯叶里让它慢慢熟。
山梨,山葡萄,板栗碰到哪样摘哪样。
香菇木耳只有在山岰水份充足之地的枯木上才会有,其它地方没有发现可能是没有下雨的原因。等秋雨下来,可能林子里的香菇木耳就长出来了。
但那时,人们也不敢进山了。中个瘴毒,再花点钱不划算。他们的银钱还是在时家赚的。
像现在努力的砍木头卖给时家烧木炭,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就捡枯木回家码起来过冬。
时萦看着眼前烧得黑漆漆的地,叹气,心想就没有冬天可以种的粮食吗?这样老百姓还会饿肚子吗?
回到家,时萦跑去问大长老:“大爷爷,为什么冬天不可以种粮?”
大长老:“可以种啊,”
“那我们家什么时候种?”
“我倒是想种,可家里没有种子怎么种?”
“那需要什么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