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时家人都窝在厨房学习做豆腐,你要做一锅,我要做一锅,结果出来就是豆腐做多了,要知道一斤豆子可以做好几斤豆腐。自家人吃不完怎么办?往村里人家送一些,余下自家吃的,全一脑袋的送到山上去给做工的人吃。
这玩意好吃还饱肚子,但新鲜豆腐要送到外面去换银子不现实。就在路上交就要好几天,这豆腐能放几天?思来想去还是把做豆腐的方子送给郭啸峰城主,由他公布出去,让百姓闲暇时做点换银钱。最重要的是以后的黄豆就不再是无用之物,很多贫瘠之地种上它也能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同时白云寺主持也收到了方子,立马吩咐寺厨按照方子做来尝尝!
白云寺什么不多,山最多,不容易开垦,但种些豆种还是可以的。
时萦拉着时婶研究做腐竹,这玩意可以远程配送。
整个冬日,时萦都和时婶在厨房试验豆制品。豆腐干、豆腐孔、豆皮、豆酱。又把豆腐做成各式各样的菜品,这些都在时萦看的书上学的。
辣椒的数量也在蹭蹭蹭的往下减,还好把种子收存了等来年开春下种。
时家儿郎的任务又加重了,一半人造纸,一半人开垦荒野,要把种黄豆的土地开垦出来。不然制作腐竹腐乳豆酱的豆子从哪里来?家里还准备酿酱,没有足够多的豆子怎么酿酱?
本来要雇村里人帮忙的,但家人还是把种要酿酱需要大量的黄豆。
村民们见时家都有这么多地了还在不停的开垦,只为了种黄豆又不影响种庄稼!
今年的雪蛮大的,时得海带着兄弟儿孙们在地的尽头挖了一个大坑,把坑的周边涂上黄泥酱。收集路上厚厚的积雪去填坑,待到雪化时,雪水就攒在坑里,以免去山脚挑水上来浇地。
冰雪融化,喜鹊也在枝头报喜,预示着冬日过去,春季来临。
从去年开始,时家人已经知道了时萦有一片桑园。要不是吃到桑葚时追问几句,他们还不知道桑园已经种了两三年了!
没有提前找到蚕种,只好等到今年,于是元宵节一过,时轩带队的这队人马已经出发,送货的同时还得回来时带上蚕种。不然桑叶又浪费了一年。与其说浪费,不如说都摘去养猪了!
时轩回来的时候,又带回了一帮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倒不是外面遇到了天灾,而是兵灾。
皇子们为了瓜分权利,四处在自己的封地上征兵。
以往老皇帝年轻的时候还知道给每户人家留下种子,方便子孙延续。他的儿子们显然没有这个觉悟,认为能为他利用才是平民百姓的褔气。
就这样好些人家都只剩下老人和妇孺,这不时轩带回来的人老人已经需要用上拐杖了。女人和孩子颜色都不差,容易被人贩子盯上的人。
来了百来号人,也就只有十来户人家有成年男子顶门面的。
怎么安排时萦没有参与,反正家中地多,随便安排在哪里都能养家糊口的。
每家每户都在忙着春种,只有时萦没有参与春种中去,而是把从桑园摘回来的桑叶喂蚕。再回到屋中研究织丝,想要蚕茧值钱,就必须织成绫、罗、锦、缎。
这些要么去请来老师傅教,要么是自家传承的手艺。可这些都没有,只好按照书中的图样和讲解开始调试织机。
等把织机调试完后,家中养的蚕已经开始结茧了。这些不用她操心,家里的长辈都会做。
长辈们开玩笑说:“要是这织机早出现十来年,她成亲的时候肯定是十里红妆!”
时萦:没发现她成亲的时候嫁妆也不少呀?最起码也有五里来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