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心道“那是因为现在种地不如打工赚钱,自然没人稀罕这些田地了。”
罗阳又问“那现在整个县城都在搞旅游规划啥的,村里没啥动作?乡村公交都能直接从县城开到隔壁旅游村了”
“谁知道呢,村里又没有啥年轻人,再说我们外人掺和啥。不过我听说村里争取了不少政府的钱,就修了这条水泥路”大婶用镰刀敲敲脚下的路“也算是造福村民了,反正比以前的泥石路好多了,还能开车。”
罗阳点点头“那倒是的。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来着!”
这一日,大婶带着罗阳看了八处田,三处菜地,两处山,有一处竟然就是落羊坡下面的悬崖。罗阳也只能佩服当初的村民,能把这全是石头,只能长些杂木的山分给自己罗家。不过想到悬崖下那株巨木就在自家山的范围,心里又庆幸起来。
第二天,罗阳又跟着大婶走到更远的山,看了十多片山,皆尽是些杂木,有用的木柴实在太少。
两天下来,罗阳对自己家的田地山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作为一个助理观测员,本身就有一堆测绘软件可以辅助测绘。他已经把自家的12处山,8处田,3块菜地全部定位测绘好了。下次去自家的山,直接导航就可以了。
晚上,屋里,罗阳开始梳理这两天的所得。
最好的生产资料是什么?土地,土地,还是土地。
罗阳知道因为疫情原因,资本下乡的步骤被减缓了;但也正是因为疫情,资本窥见了农业在封控中的无限增值机会。
君不见,封城一日,菜价翻十倍,粮食难求,甚至有女人为了食物主动献身某些物资配送人员。
大伯大婶虽然年岁高了,但种了一辈子地,肯定会料理庄稼之类,只要自己选择好合适的作物,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面帮他们把田地规划好,后面应该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吧。
想到这里,罗阳开始在手机上结合已经查看的田地山坡写一个初步的农业规划。
1首先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罗阳已经有了方向;
2其次规划的田地是自家的田地,只能让大伯大婶代为照料,按时支付工资,免得让他们以为是免费给自己劳作;后面他们见到自己的田地产生足够的效益了,就能在他们自己的田地上依样画葫芦了;
3再次田地的规划不能有过多的体力活,毕竟大伯大婶年岁在那摆着;
4然后要具有针对性,只能针对自己家和大伯家这种自然条件不好的田地;
5还要具有可持续性;
6盈利性也要稳定;
7与相关政策的规划尽量不要冲突
……
罗阳林林总总列了十几条,大概有了思路,觉得从目前来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劳而获”。
所谓的不劳而获其实就是在一次性投入成本后,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管理,最后直接取得产品,当然这些产品还需要销路很好。
可以不劳而获的东西可以是种树,可以是种中药材,不过自家这田地石头太多,土地太少,搞种植业太麻烦。
罗阳想到了白天石头山坡上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野草花,养羊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每天赶着羊群到山上吃草就行了。
那就从养羊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