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会儿,一只肥嘟嘟小拇指头大小的野蜂飞了过来,“感谢诸神,罗老大!”
果然是那只为了族群存活自愿成为奴隶的蜂奴。
“幸亏你还记得我的气息”罗阳冲它说道,“就停在我头上吧”
蜂奴依罗阳的话,落在罗阳头顶上,抓住他的几根头发丝,不至于随着罗阳的动作掉下来了。
有了可以传话的蜂奴,罗阳继续回到边界处,继续割草。
他用不着开口,直接就在蜂奴脑子里随便问一些东西,蜂奴则以嗡嗡声作答。
与蜂奴随便聊了一会儿,罗阳总算明白为啥胡蜂的野蜂群那么大了。它竟然派自己的崽子们把山里所有的野蜂都搜罗了一遍,所有活口全部抓了回来,再利用蜂奴作为榜样,使那些野蜂全部乖乖听话,在洞穴内筑巢。新的蜂奴巢穴所付出的不过是老死的工蜂,却换来胡蜂的庇护,虽然成为了奴隶,却能生存,新蜂奴的蜂后自然甘愿接受。
一个即将会使用工具的鼠群,一个懂得使用奴隶制的蜂群,罗阳期待还能见到其他令自己耳目一新的动物,那一脑子反骨的黑皮自然不算的。
罗阳就这样一直干到了中午,直到李炳锡打来电话喊他下去吃饭。
他一手拎着一大捆草,往下面的羊圈走去。
到了羊圈,把草解开,摊在羊圈一层靠外边的空地上。靠里那侧,原先盖着装有神木碎片麻袋的两张防水布依旧盖得紧紧实实。
大伯见罗阳晾着的草,问道:“现在又开始割草了?”
罗阳道“夏天长得快,我想着多割些阴干了雨天好用,还能做青贮饲料。”
大伯点头,小阳说得确实有道理,现在漫山遍野的草,不割也会长老浪费掉。两人一起到屋内,大婶和小李小马已经在等着开饭了,见两人过来,递给每人一双碗筷。
大伯便向大婶说起现在就可以提前割草阴干存储的事,顺便再惋惜一下养殖场的吴老板。多好的人呐,第一次送羊来还教了自己许多东西,说没就没了,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乌头酒中毒,那实在是没得办法,罗阳只得略表惋惜,顺便告诫李炳锡和小马在村里不要乱喝药酒。
“放心吧阳哥,我们喝不来白酒,洋酒啤酒才对胃口。”李炳锡直接向罗阳表态。
既然提到了死去的吴法,大婶又哀怨地提了一嘴羊场降价大甩卖的事,少买的羊就是她亏的羊
罗阳一拍大腿:“哎呀,要是我那时候在,肯定再多买些!”
大婶幽幽地说“村里不少人家也买了,就怕年底羊多了卖不出去呢。”
李炳锡已经尝了几天新鲜的羊奶,加上点天然蜂蜜,细腻丝滑的甜蜜味道比牛奶蜂蜜高几个档次。他早就迫不及待想要尝尝烤羊肉了,奈何只有四只带头的公羊,不能乱杀。听见罗婶的话,便嘎嘎笑道:“罗婶,有我们在,你家的羊不愁销路。”
马全锋也“嗯嗯”不住点头。
罗阳顺势说道“小李准备加大投资,我要入股,大伯你要不要也入股?”
大伯问“还要投资?要投多少钱?”
“五十万!”罗阳抬起拿筷子的手。
“嗤”,大伯大婶被这大手笔镇住了,大伯想了一会儿道“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呢。”
罗阳道“不碍事,那就还是继续帮着小李干活,拿工资好啦。”
二老连连点头,做不了老板,打工干活还是不成问题的。
罗阳直接说道“就还按照之前的样子,养一只羊一年500块,要是有其他活了另外算钱。”
“这个没问题”大婶直接答应下来。
李炳锡没弄明白罗阳为啥此刻就把八字还没一撇的投资事情说出来,但见罗叔罗婶已经继续答应给自己放羊和做其他事了,便无需多问。
吃完午饭,罗阳与大伯两人一同上乱石坡继续割草。李炳锡与马全锋则继续拿着蜂蜜罐子去悬崖下接石蜜。罗阳命令藏在头发丝里的蜂奴赶紧去胡蜂洞里,防止那群小胡蜂再带野蜂出来蛰人。
草实在太多,罗阳与大伯割了一下午,才割了一小片地方。
两人浑身衣裳湿透了汗水,此刻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
“大伯,光靠人力太慢了”
“那再请几个人?”
“要买个割草机,龙干事他们用的那种”
“不便宜吧?”
“我让小李买,到时候咱们都学着用一下。”罗阳直接说。
“好!”大伯应道。
李炳锡捧着满满一罐蜂蜜与马全锋一起沿着小溪下来,招呼罗阳与大伯“阳哥,罗叔,别干活了,太阳都要落山了。”
罗阳与大伯从石头上起身,拿起镰刀跟在两人后面,一齐往羊圈走。
已经割好的那些草,先扔在坡上,放一晚,水分少些,明早再挑回去便是。
到了羊圈,大婶看着汗水淋漓的老罗和小阳,催两人快些冲凉。
于是罗阳便体验了一把李炳锡在山上的置办的这套小卫生间,虽然比不上星级酒店,在没有拉电线的山上却算是不错的了。
罗阳换上干净的衣物,没有留下吃晚饭,就回去了。老宅桌上他还摆了些吃食,自然饿不着。
上到悬崖上的公路那里,他特地去看了一下那座牛角庙,能在这么短时间捡起一座毛毛糙糙的庙,龙家全族的凝聚力确实不错。
罗阳见路上并没有什么人影,于是捡起地上的小石块,捏碎,按照上次未完成牛头的形象,再次往石壁里击入细小的石粒。
做完这些,他把地上散落的石屑全部吹干净,这才大步往村里走。
村里散落各处的人家都在忙晚饭了,一柱柱青烟从绿树荫旁升起,与日暮的晚霞一起在天空分层散乱交缠渲染,又是恬静美好的一日。
有几个青年闲着没事杵,在自家门口刷着手机,见到了沿着小路往村下走的青年背包客,眼里露出了些许好奇,便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手机上。
罗阳从小路往下走的时候,自然老远就瞥见了那些屋宅门口的小年轻。去年刚来的时候,村里几乎见不到中青年人。昨天在村委外就看见了不少,现在路上都能碰见几个,就业大环境确实不容乐观。
有的大省已经把重启上山下乡列入了政府计划,发展部这次行动的时机把握得实在太好了,罗阳由衷地佩服总部的那些精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