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厂长办公室,长海和王尚友跟陈厂长汇报完能用丝绸换粮食的情况后。
陈厂长搂着长海“长海老弟!你可算是救了咱们厂呀,丝绸厂那面你放心,我跟他们都熟,价格不是问题,你们家老爷子那一块统一从咱们厂走账,这样还安全点”
长海在单位待了一天,期间陈厂长和姚书记商量了一下,通过关系从丝绸厂拿到了计划外产品。
普通料子五块五一米,成品料子十五块钱一块。现在就等着姜喜军那边来信,造纸厂就开始采购。
因为刚出差回来,二货三人组有休假,长海就在家待着。
李老爷子新添了爱好,胡同邻居陈大爷是一位手艺很高的传统老木匠,李老爷子就成了陈大爷的“关门弟子”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了一堆刨子,斧头,锯子,反正是林林种种一大堆,还有一堆木料,这是李老四给他拉回来的。
老爷子说,从现在开始就给小红红打家具,攒嫁妆。给小红红和小乐乐他俩美的不要不要的,成天围着老爷子转。
小瑶瑶现在会爬了,小东升成天在炕上看着她,防止妹妹掉炕底下,结果就是没看住,掉炕底下两次。
老爷子在炕沿上做了一个挡板,按上合页,拉锁。没人的时候就把挡板翻上来,这才让人放心。
长海在家待了三天,又上了四天班,姜喜军的信终于到了。
现在姜喜军老丈人一共准备了四十吨粮食,全是面粉,老毛子特产。还有五吨猪肉。
信里面说的,现在国内白面从一毛七到两毛六不等,就按两毛钱算,猪肉七毛六到八毛五,就按八毛钱算。
所以这批货的总价就是两万四千块钱,按照长海给他的价格普通料子一米十五块钱,成品料子三十五块钱。他需要一千米普通料子,剩下的全要成品料子,按价格应该是二百五十七块成品料子。
长海赶紧去找陈厂长,陈厂长立马和姚书记找人去丝绸厂采购,结果丝绸厂也不要钱,让他们按价格给他们粮食就行。
这样更好,老爷子得到消息,亲自来到造纸厂,陈厂长和姚书记赶紧热情接待。
两下一碰头,最后决定,也别给长海提多少钱,动了钱就犯毛病,就按所有粮食物资的一成给长海他们,至于长海需要打点那个方面那是他的事儿。
陈厂长很高兴,采购价一共才九千多块钱,而换回来的粮食确是价值两万四千块钱。这也太合适了。还有啥成品料子二百五十七块,凑整就给他们二百六十块。这样就是九千四百块钱。
关键是换回来的是白面和猪肉,拿出一半来再换成粗粮,粮食紧张的问题就彻底解决。过年的时候还能给职工改善一下。
长海在家还没待够,陈厂长找铁路关系,就给他们二货三人组特别安排了一趟差,并且王尚友跟车。
二货三人组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王尚友上了车,王尚友讹了长海三十块钱,以及所有这次长海领的全国粮票。
这一路上王尚友瘦驴拉硬屎,带着二货三人组吃了一路的国营饭店。长海心都在滴血呀。这老逼登,可算是放飞自我了。看样这一年多是给他憋坏了。
到了牙林林业局,长海没有直接去联系姜喜军,而是和王尚友先去找了杨书记。
把情况跟杨书记一说,杨书记都惊到了,他们林业局就有自己的铁路货场,长海想利用他们的货场跟仓库进行交易。
长海许诺每次交易给他们林业局留下半成的粮食和肉类。
杨书记一个人也拿不准,找了他们班子成员商量了一次,但是他没说粮食是怎么来的,只是说这些粮食有一部分是军方的。
结果他们局长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半成粮食跟肉类那也是几吨粮食呀,能解决大问题的。
得到杨书记的答复,长海和王尚友去了松林镇姜喜军家。
没想到的是,姜喜军的老丈人也在,老爷子中文名叫董廖夫。看模样就是老毛子,但是一张嘴一口纯正的东北大碴子味儿。
粮食和肉类全都运过来,放在孙叔找的一个仓库里。
长海和王尚友跟廖夫大爷讲了,以后可以把货物直接运到林业局货场仓库。
廖夫大爷说“这次比较匆忙,所以弄到的货不是很多,下次至少是这次的一倍还要多”
其实长海也明白,人家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但是能有这个魄力就已经很难得。看来这位廖夫大爷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长海找林场场长给杨书记挂了个电话,杨书记让林场派车把这批粮食直接运到他们货场,在货场,长海和廖夫大爷完成了交接。
给杨书记留下答应给他们的两吨面粉还有五百斤猪肉,二货三人组和王尚友押着剩下的粮食启程回家。
装货的车厢是经过伪装的,上面还是压的木材。
一路上提心吊胆,放飞自我的王尚友也没再嘚瑟,老老实实的在车上瞅着。
终于到家了,造纸厂储木场,车皮一进来,就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当兵的给围上了。
原来是老爷子亲自带兵过来接货,厂里面也重视,班子成员全到场,二货三人组和王尚友一开始吓的都没敢下车,援朝虎逼叨叨的拿着两枚手雷要下车跟人家拼命。
让王尚友两脚给踹一边生闷气去了,他们听到老爷子的声音这才把心放肚子里。
下车,交接,老爷子带来的当兵的很利落的把白面和两吨猪肉没一会儿就扔上车车,并且码的整整齐齐。把给丝绸厂的粮食留下,就准备走。
陈厂长和姚书记一商量,把另外半吨猪肉也给了老爷子,算是支援国家吧。
老爷子很江湖的跟他俩握了握手,然后带着车就走了,长海求了一台厂里的车把他们应得的两吨白面还有五百斤猪肉运到保卫处小仓库。剩下的就是厂里的,他们就不管了。
回到家里,长海把孙小欠和援朝喊在他自己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