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朝堂仿佛成了范闲与对头们的战场,硝烟弥漫。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范闲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那些欲将他置于死地的对头们,字字如刀地说道:“你们这群奸佞小人,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颠倒黑白,诬陷忠良。我范闲行得正、坐得端,岂会怕了你们这些卑劣手段!”他的声音激昂有力,在朝堂的梁柱间回荡,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其中一位对头大臣气得脸色发青,指着范闲怒喝道:“范闲,你休要在此巧言令色!你在京都与那些江湖人士勾结,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妄图颠覆朝纲,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范闲冷笑一声,反唇相讥:“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与江湖人士的交往,皆是为了维护京都的安宁。倒是你们,平日里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如今竟还敢污蔑于我!”
另一位对头大臣向前一步,阴阳怪气地说道:“范闲,你口口声声说为了朝廷,可你所推行的那些新政,触动了多少权贵的利益,你这分明是在自寻死路!”
范闲怒目而视,大声回击:“我所推行的新政,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国家更加富强。你们这些只知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存亡的鼠辈,才是真正的罪人!”
此时,朝堂上的争吵声愈发激烈,范闲的声音几乎要喊破喉咙:“你们说我有罪,那就拿出真凭实据来!若只是凭空捏造,休想让我屈服!”
对头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大声指责范闲的种种“罪行”,一时间,朝堂上乱成一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场激烈的混战。
“范闲,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敢如此张狂!”
“你们这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才是朝廷的毒瘤!”
范闲的额头青筋暴起,双拳紧握,仿佛下一刻就要冲上去与对头们拼命。而他的对头们也是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依旧不停地对范闲进行攻击。整个朝堂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似乎随时都会爆发一场更为激烈的冲突。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跳急速加快,生怕这场争斗会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然而,范闲和他的对头们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依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激烈交锋,互不相让。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位一直沉默的老臣站了出来。这位老臣德高望重,在朝中颇有威望。他缓缓道:“陛下,范闲之事,还需慎重。不可仅凭一面之词便定其罪,也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忽视其功。老臣以为,应当深入调查,查明真相,再做定夺。”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让人不禁信服。
陛下微微点头,道:“爱卿所言有理。此事朕自会派人详查,在此期间,范闲暂居家中,等候旨意。”
范闲感激地看向老臣,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之机,未来的路依旧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这场朝堂交锋,在紧张和悬疑中暂时落下了帷幕。范闲走出朝堂,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但他的心情却依旧沉重。他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