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炎国国王病重、太子即将即位的消息,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三国间激起层层涟漪。慕容嫣、姜逸尘、夏洛璃与冷霜华深知,这一变故可能彻底打乱原有的反击部署,于是日夜派人紧盯东炎国局势,不敢有丝毫懈怠。
几日后,确切情报传来:东炎国太子呼延灼正式登基,新君即位大典办得仓促却也尽显威严。呼延灼年方二十有五,眼神深邃,透着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精明。据说,他自幼熟读兵书,心怀壮志,对东炎国的霸业有着自己的谋划。
慕容嫣等人再次齐聚大楚皇宫议事殿,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来。慕容嫣轻抚着额头,率先打破沉默:“这呼延灼年纪轻轻便登上皇位,不可小觑。从目前情报看,他上位后迅速整顿朝堂,撤换了一批老臣,安插自己的心腹,行事果断狠辣。”
姜逸尘微微点头,补充道:“听闻他还亲自前往军营,犒赏三军,鼓舞士气。看来,东炎国虽国内局势初显动荡,但在这新君的掌控下,正迅速凝聚力量,我们的反击需更加谨慎。”
夏洛璃柳眉倒竖,恨恨道:“哼,不管他耍什么花样,敢动我琉璃国的商船,就别想轻易了事!”
冷霜华冷静分析:“当前,我们不妨先试探一番。可派使者前往东炎国,以恭贺新君即位为名,探探呼延灼的口风,看看他对之前破坏三国合作一事作何表态,同时观察东炎国内部的真实情况。”
众人商议后,觉得此计可行。慕容嫣当即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大臣作为使者,备上厚礼,前往东炎国。使者临行前,慕容嫣再三叮嘱:“务必留意东炎国的一举一动,言辞间既要表达祝贺之意,又不可失了我们三国的威严。”
使者领命而去,三国这边依旧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水师训练不停,密探往来穿梭,边境防线加固如初。数日后,使者归来,带回的消息却让众人陷入沉思。
使者入殿,跪地禀报:“陛下,臣见到了东炎国新君呼延灼。他态度谦和有礼,对之前袭击商船之事矢口否认,称是海盗所为,与东炎国无关,还表示愿与三国重修旧好,开展贸易往来。”
慕容嫣眉头紧锁:“他这番说辞,可信度能有几分?怕是缓兵之计。”
姜逸尘接过话头:“嫣儿所虑甚是。但目前我们尚无确凿证据指证他,若贸然拒绝修好,恐失大义,引发周边国家误解。”
夏洛璃不耐烦地哼道:“我才不信他这鬼话!定是想稳住我们,好争取时间筹备阴谋。”
冷霜华思索片刻,提议:“不妨将计就计。我们表面上答应与他修好,恢复部分贸易,暗中却加快情报搜集与军事部署。一旦发现他有不轨举动,立即反制。”
慕容嫣权衡利弊,最终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传我命令,与东炎国开启低层次贸易交流,同时增派密探,重点关注他们的军备调动与港口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