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李逸轩的对策(2 / 2)

同时您向皇上说明情况时,需着重强调平叛的艰难,以及起义军人多势众,还有未来局势的重要性,

只有尽快平定叛乱,起到震慑的作用,才能让有其它野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或许皇上会答应增派援兵。”

李逸轩冷哼一声(皱着眉头):“也只能如此了,若此事办砸,本皇子饶不了周熊!”

林福连忙点头称是(恭敬地):“殿下放心,小人这就去拟写奏折,定让皇上明白其中利害。”

李逸轩重新坐回椅子上,脸色依旧阴沉,

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在这场风波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一刻钟后,李福拿着写好的奏折来请示。

李逸轩思索着说道∶ 奏折先不着急送,我决定亲自前往陕州前线视察战况,我要弄清楚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如果周熊所言属实,他再想办法应对;若是周熊故意夸大其词,他绝不轻易放过。

一天后,李逸轩抵达陕州军营。

大将军周熊率领一众将领出城迎接,看到李逸轩亲临,周熊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李逸轩进入营帐,查看战报和伤亡名单,发现情况确实如周熊所说。

他面色凝重,意识到形势严峻,当即修书一封送往京城,内容如下,

大将军周熊虽获得大胜,却也损兵折将,如今大军能战斗的只有一万三千余人,大将军周熊能力平平,后续剿灭叛乱,望父皇仔细斟酌。

儿臣有一个想法,望父皇参考,如今参与叛乱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听信了别人的蛊惑。

父皇,若是强行镇压,损兵折将不说,只怕会激起更大的民怨,

不如先安抚百姓,赦免他们的罪过,将其收编安抚一番,一来可彰显父皇的仁德,二来也能削弱起义军的力量。

待局势稳定,咱们再慢慢暗中找出那些带头闹事之人,将其铲除,如此便可永绝后患。

如此一来虽然多花一些时间,但是能迅速平息叛乱,损失也比较少。”

望父皇三思。

写好以后,李逸轩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同时,他下令全军休整,加强城防,并派出斥候侦查起义军动向。

河南郡,郑州府。

太康县城,

县衙里,几路起义军的首领正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商量着如何应对朝廷大军。

(陈猛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愤怒地说道)“朝廷大军剿灭了赵刚,林羽,王猛等,那个狗官周熊太狠了,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居然把这些兄弟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口,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决不能坐以待毙!”

林云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语气沉重):“可如今我们联合在一起,也就两万人左右,兵力还是有些少,粮草匮乏,如何与朝廷对抗?”

刘峰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目光坚定):“我们不能与朝廷正面交锋,只能利用地形优势,打游击战,逐步消耗他们的力量。”

这时,一名探子匆匆跑来,(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各位首领,朝廷大军营地有了新的动向,据说是四皇子李逸轩到了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