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心怀愤懑的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纷纷聚集起来反抗。
他们手持农具,将前来收缴粮食的官兵团团围住,情绪激动地大声呼喊:“我们已经没有活路了,不能再任由你们欺压!”
官兵看着面前,聚集起来的百姓如汹涌的潮水,人数多达几百人,而咱们却仅有二三十个,纷纷露出惊恐的神情,身体都忍不住在颤抖。
百姓们手持各种各样的农具,有人紧握着柴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有人高举着菜刀,眼神中充满愤怒;有人紧攥着锄头,仿佛要将所有的不公都锄去。
愤怒的百姓们如同一堵坚实的人墙,把官兵们团团围住。
在愤怒的驱使下,有的民众对官兵开始主动的大打出手。
官兵队长见状本想杀鸡儆猴,妄图以武力威慑百姓,让他们知难而退。
然而,此时的百姓们心中的怒火已经燃烧到了极点,根本无所畏惧。
面对官兵的威胁,他们群情激奋,一拥而上。
混乱中,官兵们的叫骂声和百姓们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
很快,那二三十个官兵便被愤怒的百姓们直接活活打死,一个都没剩下。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整个云州府都被震动了。
云州府的官员们大惊失色,急忙集结两百府兵,准备前去镇压。
而那些参与暴乱的百姓们,深知官兵不会善罢甘休,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围剿,纷纷带着家人和粮食躲进了山里。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的对官兵的蛮横表示愤慨,有的为参与暴乱的百姓们担忧,有的则在思考着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更严酷的压迫。
恐惧、愤怒、无奈等各种情绪在封地内弥漫,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这场暴乱迅速引起了周边州府的关注,消息如疾风般传遍了整个封地。
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受到鼓舞,纷纷表示支持云州府的民众,一时间,封地内的局势变得愈发紧张,对李逸云的不满情绪也达到了顶点。
一天后,李逸云接到了云州府的禀报后,顿时暴跳如雷,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他深知此事若不迅速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暴乱,威胁到他的统治。
于是,他连忙派人通知云州府知府吴忠,让他立刻集结府兵镇压那些暴乱的百姓,并且语气严厉地说道:“对于参与暴乱的百姓,一律格杀勿论!
一定要尽快镇压这些刁民,不得有误。
若此事处理不当,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引发更大的暴乱,你就等着掉脑袋吧!”
刘知府接到命令后,冷汗直冒,心中不禁一紧,感到压力巨大。
他深知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任务,稍有不慎,不仅自己的乌纱帽难保,甚至还可能会背上千古骂名。
然而,面对李逸云的强硬命令,他又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着手准备镇压事宜。
而封地内的石州府,韩州府,代州府等地方,同样发生了很多官兵为了完成收集粮食的任务,出手殴打不愿意交粮食的百姓,甚至直接抢劫粮食,让百姓们咬牙切齿,眼神凶狠的看着那些官兵们的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