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赫兰也不敢耽搁,连忙向他介绍道:“呼延将军,据我方多处探查,这丰州府的守军大概有 四万多人,都是常年驻守在此的老弱之兵,战斗力相对较弱。
城中百姓约有 十五万人左右,且物资储备还算充足。
这丰州府城墙虽高,但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出现破损。另外,丰州府只有两处城门,分别为东西两门,守卫都差不多。
自从前面他们两千骑兵被我们全歼灭后,我们曾多次到城门下试探、挑衅他们,他们依然都是坚守不出。”
呼延烈边听边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丰州府的地形图,心中暗自盘算着攻城的策略。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如此看来,我们破城也并非全无机会。但切不可掉以轻心,需得仔细谋划,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此城。”
阿史那赫兰应声道:“将军所言极是,末将愿听将军调遣,一同攻克丰州府!”
呼延烈眼神坚定,果断下令道:“速速派人砍伐树木,准备攻城云梯!动作要快,不得有误!”
士兵们得令后,立刻分散开来,手持利斧,朝着附近的树林奔去。一时间,伐木之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呼延烈又对身旁的一名信使说道:“你即刻给丰州府送信,告诉他们,我突厥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实力悬殊,让他们速速投降,尚可留他们一条活路。不然,城破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屠城!”
信使领命,怀揣着这封充满威胁的劝降信,快马加鞭朝着丰州府城门奔去。
呼延烈望着信使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此次一定要一举拿下丰州府,为突厥立下赫赫战功。
当信使骑马拿着信件来到城门下后,扯着嗓子大声叫嚷。
负责守卫的校尉见此情形,神色一紧,立刻命人放下吊篮,将信件取了上来。
拿到信件后,校尉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向偏将赵武进行了禀报。
赵武拆开信件匆匆扫了几眼,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事情重大,一刻也不敢耽误,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知府衙门,找到了知府林宇进行商量。
在知府的书房里,气氛紧张而压抑。林宇坐在书桌后,眉头紧锁,目光落在那封劝降信上。赵武则站在一旁,焦急地来回踱步。
“知府大人,这可如何是好?突厥十万大军已经到城外二十里了,而且来势汹汹,我们是战是降?”赵武率先打破了沉默。
林宇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事需从长计议。
若战,以我们的兵力和城防,恐怕难以抵挡突厥的强攻;若降,我们便成了叛国之贼,遗臭万年。”
赵武停下脚步,说道:“大人,城中百姓的性命也需考虑啊。一旦开战,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林宇沉默片刻,说道:“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书房内两人都再次陷入了沉思,一时间是左右为难,难以取舍,都不知道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