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后方的稳定对于大军的前行至关重要,只有稳固了根基,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继续征战。
安排妥当后,李逸轩片刻也不敢停歇,率领着大军又匆匆朝着洋州府前行。
马蹄声如急雨般响起,扬起阵阵尘土。大军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在广阔的大地上疾驰,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向着下一个目标奋勇前进。
骑在马上的李逸轩此时心情激荡,难以自抑。他的脸庞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双目熠熠生辉。
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只要自己再成功拿下洋州府,距离京城也就仅仅一百多里的路程了。
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自己的好弟弟李逸风了,过往的种种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神里慢慢的露出了杀意……
如今,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李逸云求饶的画面,听到了那哀求的声音。
李逸轩紧紧握住缰绳,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中,气氛凝重而压抑。
一封封加急的战报如雪片般汇集在李逸风的桌案上。
皇帝李逸风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紧蹙的眉头诉说着他内心的忧虑与愤怒。
他目光阴沉地看着那一封封触目惊心的战报,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住龙椅的扶手,关节泛白。
如今的大梁已然是四分五裂,大哥二哥在东边占据了三个多州府,势力还在不断扩张,已然取得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天下。
而西边的吐蕃更是猖獗,蛮横地占据了剑南郡和山南郡大片土地。
北方和突厥的战事也胶着,根据镇国大将军的战报一时半会儿也根本解决不了,边境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而南方的当地官员们现在对朝廷也是阳奉阴违,让他们上缴粮食和银子,一个个却偷奸耍滑,百般推诿,不愿意上缴。朝廷的政令到了那里,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完全是听调不听宣的态势。
此时的李逸风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他这个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处处掣肘,内忧外患的局面让他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才能挽救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正在此时,左丞相王启年神色匆匆地进入御书房。
他来不及整理略显凌乱的官服,简单寒暄几句后,王启年神色凝重地拿着一封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双手递向了李逸风。
皇帝李逸风迫不及待地接过军报,目光急切地连忙扫视。
看完军报的那一刻,他大吃一惊,颤抖的双手让凑报也落到了桌子上,仿佛全身的力气在瞬间被抽干。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也止不住地哆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