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个个也都被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如纸。有的甚至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门口呕吐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强忍着恐惧,匆匆上马,赶回皇宫复命。
而此时的朝堂上,气氛紧张而热烈,大臣们正围绕着边疆的战事以及最近四处传播的流言蜚语展开激烈的讨论。
一位年过半百、胡须花白的老臣站了出来,他神色忧虑,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剑南郡战事吃紧,吐蕃大军步步紧逼,而且,最近的流言更是扰得民心惶惶。
若朝廷不尽快派出大军应对,只怕京城也将危在旦夕啊!”
李逸风有些不悦的看着谏议大夫,眼里露出一丝凶狠。
此时,另一侧的一位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的武将紧接着说道:“陛下,末将请命,愿亲率大军出征,定将吐蕃贼寇赶出剑南郡,保京城平安!”
又有一位文臣上前,言辞恳切:“陛下,当务之急是速速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军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切不可再有丝毫犹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各抒己见,群情激昂,都希望陛下能够当机立断,尽快集结兵力,抵抗吐蕃大军的入侵,以保百姓和国家的安宁。
而此时的皇帝李逸风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神色不悦,心中犹豫不决。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担忧,因为他深知,一旦现在调兵去剿灭吐蕃大军,京城现有的防守力量势必会减弱。
而他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大哥李逸尘和二哥李逸云会趁机起兵攻打京城,这样一来就……
这两位哥哥一直对我的皇位虎视眈眈,回到封地后,私下里也在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李逸风清楚地知道,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夺取皇位。
如果此时京城兵力空虚,无疑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这种潜在的威胁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不得不防,以至于在面对剑南郡的战事时也是畏首畏尾。
正当李逸风紧皱眉头,满心忧虑,不知如何应对眼前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之时,一名太监神色惊慌,脚步匆匆,跌跌撞撞地进入大殿。
他由于跑得太急,以至于气喘吁吁,连说话都断断续续:“陛下……陛下,不好了!”这尖锐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朝堂上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名太监身上。
太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再次大声说道:“陛下,刘瑜将军一家被灭门了,满门二十余口,无一生还啊!”
此消息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恐之色,李逸风更是惊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李逸风怒不可遏,气得浑身发抖,大声吼道:“这是谁?到底是谁……
居然敢在天子脚下如此肆意妄为,杀朕的爱将!”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表情狰狞,仿佛要将那凶手生吞活剥一般。
“刑部尚书林佑安!”李逸风怒目注视着下方的刑部尚书,“此事交由你处理,立刻着手调查,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若是查不出来,你这个尚书就别干了!”李逸风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