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赵毅终于清醒归来。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还带着一丝疲惫和迷茫。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渐渐恢复了意识,想起之前激烈的战斗。
他虚弱地转头,询问了身边的亲卫这两日发生的一些情况。亲卫赶忙凑近,轻声说道:“将军,您终于醒了。这两日,吐蕃大军依然有序攻城,战况十分激烈。”
亲卫顿了顿,接着说:“城防营的兄弟们奋勇抵抗,也损失了六七千人。但好在,咱们的城墙还在,没有被敌军攻破。”
听到此处,赵毅心头还是放松了一下。他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暂时落了地。
“继续说。”赵毅的声音沙哑而微弱。
亲卫继续讲述:“咱们的士兵们都很英勇,没有一个人退缩。虽然敌军攻势凶猛,但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着。”
赵毅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好,只要城墙还在,我们就还有希望。”
亲卫又说道:“将军,您安心养伤,等您好了,再带领我们继续战斗。”
赵毅咬了咬牙,想要起身,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我这身子,不知何时才能重回战场。”
亲卫连忙安抚:“将军,您莫要心急,身体要紧。只要您能好起来,就是咱们最大的底气。”
赵毅望着营帐顶,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能够早日胜利。
此时此刻,赵毅的心里依然忧心忡忡。尽管得知城墙尚未失守让他暂且松了口气,可城外的敌军现在依然比他们占据着人数优势,这始终是悬在他心头的一把利剑。
他深知,在战场上,人数的差距往往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敌军兵力充足,可以轮番进攻,而己方经过连日的激战,兵力损耗巨大,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而且附近的州府的友军增援迟迟不来,这更让他意识到了现在的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
以往,遇到如此紧急的战事,朝廷定会迅速调兵遣将,各方友军也会积极响应,协同作战。可如今,求援的文书发出去多日,却迟迟不见地方友军的身影。
赵毅不禁长叹一口气,心中满是无奈和忧虑。他想到朝廷内部的腐败和争斗,导致军令不畅,地方与中央的联系日渐疏松。如此下去,这场洋州府城的前景愈发黯淡。
“难道真的要靠我们这点兵力死撑到底吗?”赵毅喃喃自语,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
但很快,他又强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城墙上,负责增援的将领赵虎林此刻满心焦虑,他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吐蕃大军,眉头紧锁。
自己都已经到这里苦战两日了,然而附近州府的援军迟迟不达,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