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锦回道,“回二爷,他们这几家的情况都比较穷的,品行方面我们没听到什么不好的传言。”
“琛大爷尚小的时候,家里老爷太太就都故去了,好在还留下了两间屋子。”
“因他年纪尚小,老爷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份月例银子,他就是靠着这份月例银子生活。”
“贾萍贾菌两位哥儿,是堂兄弟,也是同病相怜,都是父亲亡故,只一个寡母守着他们。”
“萍哥儿年纪稍大,人比较木讷,又长的壮实能吃,他家里都养不起他,菌哥儿和兰少爷一年生的,稍大了几个月,人比较机灵。”
贾瑛脑子里不由冒出来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个身影,高大的一身蛮力没脑子,矮瘦的脑子灵活没力气。
各种影视剧或小说里面,都有这样的组合身影,贾瑛不禁有一种幻想照进现实的感觉来。
轻轻笑了笑,又问道,“其他五个呢?”
张若锦又回道,“回二爷的话,另外五家,也都住在附近,都是普通人家。”
“因他们从小看着有几分聪明,便都求了府里的恩典,才有了个读书的地方。”
“他们也确实都有些志气,在家学里,只一个劲读书,旁人旁事一概不管,薛大爷进去后,他们也没有学其他人,去巴结攀附。”
贾瑛缓缓踱步,听了他们的说法,这些人好像都是人穷志不穷,都愿意上进的苗子。
贾府家学是什么样,贾瑛心里有一点数的,这些年来,秀才都难出一个,
贾珠那还是自己上进,有足够的书给他读,有什么问题随时能找到人给他解答,跟家学没什么关系。
这族学基本就是给贾府几个老辈的秀才养老用的,里面的管理早就混乱不堪了,这几个人要是都有资质,继续在里面蹉跎,怕是真要毁了。
‘族学也要分班才行呐。’
贾瑛心有所想,稍作下打算,便对两人说道,“过几天正好是旬假,你们去把他们八个找来,我要见见他们。”
说完便轻轻挥了挥手,张若锦两个点头应是,行了礼才退了出去。
两人走后,贾瑛还在思考家学的事,这些人都是靠着贾家,才有一个能念书的地方,对贾家多少也会有一丝感恩的心。
人穷志不穷,薛蟠金钱开路,他们都不去攀附,要么是胸有大志,不会轻易出卖自己的忠诚,要么确实是品行端正,不愿与这种纨绔同流合污。
这些人也确实值得投资一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另外,西庄实验室那边,有些秀才不适合搞研究,也还可以教书,正好开个义学,让那里的工人农户的孩子进去读书。
将来肯定比他们的爹妈更适合做打工人,如此,也可以小范围搞一下产业升级了。
贾瑛还不清楚,他只是稍微动了两个小小的念头,将会有很大一批人,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打定主意,贾瑛不再多想,背着双手,慢慢回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