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龙渊归队(1 / 2)

落霞城内,龙渊此刻正躺在这医馆的床上,心中满是烦闷。窗外的阳光洒在地上,这本该是充满生机的景象,可龙渊却无心欣赏。他的思绪全在落霞关的战场上,他想重新回到前线的战场上,那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在那里他才能建功立业,才能让他变得更强,在那里才能实现他的抱负。

龙渊自从上次神秘老者帮其治疗后,伤势已逐渐好转,之后又在医馆中调养多日,身体已然活动自如。这日,他正于房中运气调养,忽闻外面人声嘈杂。那喧闹声中夹杂着痛苦的呻吟与急切的呼喊,龙渊心中好奇,便起身走出病房。

只见医馆大厅里人来人往,一副忙碌景象。许多担架被抬了进来,担架上躺着的都是伤兵。他们身上血迹斑斑,伤口狰狞。龙渊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他拉住一个正在帮忙抬担架的小兵,问道:“兄弟,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有这么多伤兵?”

小兵看了龙渊一眼,认出他也是军中之人,便喘着粗气说道:“你还不知道啊?昨天拓跋渊那家伙跑到落霞关下挑战,点名要咱们将军出城迎战。赵虎将军领命出城,可那拓跋渊实在厉害,赵虎将军虽奋力抵抗,但实力还是略逊一筹,被拓跋渊打败了。赵虎将军退回城内后,拓跋渊那厮趁机攻城。林羽将军亲自指挥我们守城,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啊。双方都有不少死伤,最后拓跋渊攻城无果,才退了回去。这些兄弟都是昨晚战斗中受的伤。”

龙渊听完,心中一紧,暗暗握紧了拳头。他知道拓跋渊的厉害,也明白这场战争的残酷。他向小兵道了声谢,便转身回到自己的病房。

病房里,秦明、铁牛和凌风都在。看到龙渊面色凝重地回来,秦明问道:“龙渊,外面发生何事?如此吵闹。”

龙渊叹了口气,将刚刚得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众人。凌风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道:“这拓跋渊还真是不死心啊,看来我们得尽快好起来,然后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铁牛也附和道:“就是,等俺铁牛伤好了,定要和那拓跋渊大战三百回合。”

龙渊看向秦明,眼中满是坚定:“队长,我想归队。我现在感觉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落霞城现在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们在战场上拼命,自己却在这里养伤。”

秦明微微点头,他的伤势经过上次一位神秘老医者的诊治,已经大为好转。他看着龙渊,说道:“龙渊,你的想法我理解。其实我也有此想法,我现在的伤势也已无大碍,只是凌风和铁牛的伤势依然严峻,不过也比之前好了太多。”

凌风听了,连忙说道:“队长,你们不用管我和铁牛。你们先归队,我们会尽快养好伤跟上的。”

铁牛也粗声粗气地说:“对,队长,你们先去,俺们可不想拖后腿。”

秦明沉思片刻,然后看向龙渊:“好,龙渊,那我们现在就去找李启将军。”

于是,龙渊和秦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向李启将军的营帐走去。然而,他们去了两次,将军都不在营帐之中。直到第三次,才终于见到了李启将军。

刚到营帐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墨羽。墨羽看到他们,眼中露出惊喜之色:“秦明队长,龙渊兄弟,你们伤势都好了?”

秦明笑着走上前,和墨羽拥抱了一下:“好多了,多亏了医馆里的大夫们。墨羽,你这段时间在军中可好?”

墨羽点头道:“挺好的,就是一直担心你们的伤势。看到你们现在这样,我就放心了。”

龙渊也走上前,和墨羽互相拍了拍肩膀。

这时,秦明看向营帐内正坐在案前的李启将军,恭敬地说道:“将军,秦明前来求见。”

李启将军抬起头,看到是秦明和龙渊,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是你们啊,你们的伤势如何了?”

秦明上前一步,说道:“将军,我的伤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龙渊兄弟也基本无碍。我们听闻昨日战事,心中焦急,特来请求归队。”

李启将军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龙渊身上:“龙渊,我听闻你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英勇,曾斩杀敌将耶律洪,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那是在救援俘虏突围时与敌军相遇,龙渊与队友们力战耶律洪,最后才得以将其击杀!”龙渊答道。

“很好,你可愿意继续在军中效力?”李启寻问道。

龙渊挺直胸膛,大声说道:“将军,龙渊愿为军中效犬马之劳,只求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秦明在一旁补充道:“将军,龙渊的才能与实力不可小觑。他在战场上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是个得力干将。”

李启将军微微点头,问道:“龙渊,我看你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士兵,这样吧,你先当个什长,从什长做起,日后若有战功,再行升迁。你可有异议?”

龙渊连忙说道:“多谢将军提拔,龙渊定不辜负将军厚望。”

李启将军又看向秦明:“秦明,你之前本就是队长职位,现在归队,依旧担任队长。不过,你们伤势刚刚好转,我得问问你们,是否真的可以上战场了?”

秦明和龙渊对视一眼,然后齐声说道:“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上战场。”

李启将军神色镇定,眼中透着满意,微微点头后,伸手从案几上拿起一份盖着鲜明印信的文书,递向秦明,说道:“你们展现出的能力与决心,我都看在眼里。现在有一项重要任务安排给你们。想必你们也听闻过落霞关的守将王天雄将军,他经验丰富、沉稳干练。你们即刻前往落霞关,到了之后向王天雄将军报到,他自会给你们安排具体的任务。”

秦明和龙渊向李启将军行了一礼,然后转身走出军帐。墨羽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秦明和龙渊领命后,迅速回到营帐收拾行装。他们与一众队友匆匆告别,便踏上了前往落霞关的征程。一路上,他们步伐匆匆,扬起阵阵尘土。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了落霞关。高大巍峨的关隘矗立眼前,城墙上旗帜飘扬,士兵们警惕地巡逻着。秦明等人出示了李启将军的文书,并向守卫详细禀明来意。守卫们不敢懈怠,立刻将他们引领至王天雄将军的军帐。

军帐内,烛火摇曳。王天雄见二人前来,起身相迎。他接过文书,仔细地查看阅读,每一行字都看得极为认真,很快便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然于心。

王天雄将军放下文书,目光炯炯地看向秦明,眼神中透着威严与信任。他稍作停顿,语气沉稳地说道:“既然你们是李启将军派来的,想必有些实力。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现在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落霞关西侧的山谷,最近出现了异常状况。据可靠消息,有敌军的小股部队在那片区域频繁出没,极有可能是在暗中窥探我方军情。我命你带领一队人马即刻前去探查。若遇到的仅是小股敌军,在保证自身安全无虞的情况下,果断出击将其歼灭;但倘若发现有任何敌军设下诱饵的迹象,切不可冲动冒进,必须即刻撤回,第一时间向我汇报。此次行动,务必万分谨慎,容不得丝毫大意,任何疏忽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严重后果。”

秦明拱手抱拳说道:“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龙渊也说道:“将军,龙渊定当全力以赴。”

王天雄摆了摆手:“好,你们去吧。注意安全。”

秦明和龙渊整齐利落地向王天雄将军行了一礼,齐声说道:“末将领命!”随后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出军帐。

王天雄将军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随即叫来一名亲兵,吩咐道:“你带这两位将军去军营的营房区,妥善安排好他们的住处,一应生活事宜都要安排周到,不可有丝毫懈怠。”

亲兵领命,快步追上秦明和龙渊,恭敬地说道:“二位将军,请随我来。” 说罢,便在前方带路,将他们引向营房区。

次日清晨,晨曦的微光刚刚洒落在落霞关的城墙上,在一名亲兵的引领下,秦明与龙渊来到了落霞关的校场。

此时的校场,弥漫着一股严肃而紧张的气息。地面被无数双脚印踏得坚实而平整,校场四周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早有一队五十人的队伍整齐地在此集结待命,他们身着甲胄,手持兵器,神情肃穆,身姿挺拔如松。

龙渊站在校场边,望着眼前这支严整的队伍,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既兴奋又紧张的情绪。这是他晋升什长后的首个任务,意义非凡。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执行军务的行动,更是一个向将军和军中兄弟们证明自己能力的绝佳契机。他暗暗握紧拳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出色地完成此次任务。

在大炎国,士兵升迁仕途如下:伍长—什长—屯长—百夫长—千夫长—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 —杂号将军 — 征东(南、西、北)将军— 镇东(南、西、北)将军(战时地位低于四征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

士兵:初入军队,从最底层的普通士兵做起,主要任务是接受军事训练,服从上级命令,在战斗中执行基本的作战任务。

伍长:普通士兵若在军队中表现出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基本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可能被提拔为伍长,管理五名士兵。

什长: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表现出色,有可能进一步晋升为什长,管理十名士兵。

屯长:随着能力和经验的不断提升,有机会成为屯长,一般管理五十名左右的士兵。屯长需要具备更强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带领士兵进行日常训练和执行小型军事任务。

百夫长:优秀的屯长可能晋升为百夫长,统领一百名士兵。百夫长在战斗中要负责指挥士兵作战,合理安排战术,并且要具备较高的勇气和战斗技能,以起到带头作用。

千夫长:从百夫长中脱颖而出,且有卓越的战功和领导能力的人,有机会成为千夫长,管理一千名左右的士兵。千夫长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较大规模的战斗中指挥部队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