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还真就让那艘船给跑了。
虽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只要能够让赵清廉难受,就一定得阻止。
“闪开,闪开!”
让下人去叫九门提督厄尔多后,刘墉手托顶戴花翎,就是要让在场所有小老百姓都看清楚,他们挡的是当朝御史大夫,堂堂三品大员的路!
“大官啊!”
百姓哪里见过这阵仗,刘墉步伐所过之处皆是退让,有的小老百姓更是因为退让摔了屁股蹲。
面对破浪之势迎面走来的刘墉,赵清廉不想理会,一个劲命令船上的船夫立刻抛锚离开。
“立刻走!不要理会!”
“我看谁敢!这一切都是我大清的,你们是大清的船队!”
刘墉气势逼人,震慑全场。
见船还在缓缓挪动,直接一个跨步跳上了船上,责令船员靠岸。
“今天这船要动,那就从我刘墉的尸体上过去!”
刘墉直接抛锚。
乌泱泱闹哄哄的场面让大船左右为难,整个场面持续到负责京城守卫工作的九门提督厄尔多带兵前来。
随着大兵一直排开,驱散出一条道路来,人高马大的厄尔多快步走来,斜眼扫过在场的百姓,任你是吵嚷的还是在乱动的,目光扫视过来也得是大气不敢喘。
不需要一句话,这就是九门提督厄尔多。
对于这个杀人头子的到来,赵清廉知道一切都晚了。
“厄大人,这里的船一个都不能走!”
虽然昔日一贯看不起汉人,尤其是看不上刘墉纪晓岚之辈,但今天他厄尔多还是得让这些船留下,不是为了帮忙清流一派的官员,只因是职权所在。
厄尔多带兵前来直接上甲板进行查货。
一箱箱的洋枪被搬了出来,亮相在众目睽睽之下。
见到厄尔多目光看向自己,商人王大富赶忙跪下求饶,解释这些都是赵大人要求的。
“厄尔多,装备的事我之前就跟皇上透露过风声,你别那种眼神看我。”
为了确认这句话真实性,厄尔多看向刘墉。
刘墉喷道赵清廉:“姓赵的,你胡说,我们和万岁爷只听到你说要更新士兵装备,可不知道这装备是洋枪!”
“那你就说我提没提过吧。”
“你……你。”刘墉憋的脸通红说不出话来,“你有没有罪让万岁爷来评判吧!”
“你身为汉人,竟然谋取洋枪这等厉害的武器装备汉八旗,你忠君报国之心何有!万岁爷待你的皇恩,都喂狗吃了吗!”
赵清廉指着刘墉鼻子怒道:“刘墉,你不要忘了你也是汉人!火枪为什么不能够装备汉八旗!咱们汉八旗有了武器,在战场上少死点人不好吗!”
“你……”
“刘墉,我就问你,满八旗是大清的士兵,汉八旗就不是吗!
我给咱大清的士兵装备武器,提升战斗力,就有错吗!不是说无满汉之分吗!”
刘墉拂袖就要离开却被赵清廉一把抓住衣袖。
“你放开我。”
“一口一个汉人,那今天你就给我当着在场渡口这成千上百的汉人百姓说说,说说汉八旗的兵,是不是大清的兵,若是大清的兵,为什么分的这样明白,处处提防!”
刘墉用尽力气甩开赵清廉的手,仓惶逃离。
厄尔多自然不会因为一番言论就撤回士兵,他立刻封锁现场,上报皇上。
……
皇宫,金銮殿。
“赵清廉,你有什么话说?”
来自那高堂之上的沧厚之音,仿若洪钟。
随着乾隆的目光聚焦在赵清廉身上,群臣纷纷不由得屏息凝气,尤其是在场的汉臣。
每每触及到满汉问题的时候,汉臣都是能避就避,能当缩头乌龟就当缩头乌龟就当,生怕说出一个字,招来万岁爷的忌惮。
面对质问,赵清廉没有辩解,他只是微微抬头,回答简单的一句话,声音很小却掷地有声。
“臣,是为了胜利,为了大清。”
“为何不提前通禀!”
“臣知道皇上不会答应,皇上一直忌惮汉人。”
“……”
乾隆沉默。
心里话被人说出来,原来这么难堪。
“咳咳,朕一直都觉得满汉一家,赵爱卿多想了。”
乾隆咳嗽两声,缓解尴尬。
如今搜查出来的火枪有足足上千支,若是真被汉人掌握在手里将是多么巨大的隐患。
“刘墉,你办的好!”
乾隆当场鼓励了刘墉一句,同时也向在场的文武表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汉人不能掌火器,赵清廉这种唐突的做法是不对的。
“赵清廉今天你犯了这样的错。
朕念在你之前的功劳,就不重罚你了。
来人呐,摘了赵清廉的顶戴花翎。
你可以告老还乡了。”
乾隆说的简单干脆,其实从赵清廉训练五万汉八旗军队之后,对其忌惮之心就越来越重。
尤其今天还想要给新汉军装备上洋枪!
虽然说赵清廉可能确实是想要汉八旗的实力得到增强,消灭蜀地的起义军,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付汉人就得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趁着这个机会革职查办赵清廉才是当务之急!
“臣,领命。”
纵有万般不甘,却也只能这样了。
赵清廉双手奉上顶戴花翎,落寞的立场,初晨的太阳打在他的身上,把影子拉的斜长斜长……
走了赵清廉,剩下的还有一大摊子的事。
比如,那一千支洋枪怎么处理。
这样威力强大的武器确实能够逆转战局,碾压敌人,绝对不能浪费。
乾隆当即自己想出来一个好办法。
组建为数一千人的满人洋枪队,即刻前往战场!
他画出战略图,控制这两支部队进行攻城掠地!
“刘墉你觉得朕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刘墉不懂打仗,但他觉得万岁爷说什都是对的,还是点了点头。随着他点头,清流一派的官员耿秉忠张衔等人也都附和似的纷纷点头。现如今他们几个人都还沉浸在赶走赵清廉的喜悦之中,万岁爷说啥都不重要了。
满朝剩下的大臣中也没人懂打仗,所以口头上都说好。
所以几乎是瞬间,全票通过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