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是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说百姓条件差也就算了,连官员吃青菜豆腐穿素衣,如何算的上是乾隆盛世该有的表现呢。”
“还有,最近接见琉球的使者,负责接待的大臣许谦过去后,人家使者还以为来的是叫花子,拒绝见面交谈。
直到后面拿出官印,方才终止这场闹剧。
这还不然,琉球使者临行离开前,额外赠送了衣服一件,因为在他们看来,连大臣都穿的如此破烂,身为万邦来朝的大清帝国的皇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病榻上的乾隆闻听此言,只感觉心火上涌,一口老痰也随即被顶上,卡在喉咙。
整个面庞憋的通红,剧烈的咳嗽在屋内响彻。
“咳咳咳~”
“主子,主子欸。”
捧痰盂的捧痰盂,安抚的过去安抚,场面嘈杂。
咣当一声。
痰盂被一手推开,摔在地上咕咚咕咚滚出老远。“敢,胆敢诋毁朕的盛世!~
敢小瞧我大清!
敢,敢丢了朕的面子!”
听到下面人的汇报,对于爱面子的乾隆来说,这些话无异于一把把尖刀,插入自己的心脏。
大清富有四海,威震八方,天下诸国之中心,享万邦来朝,乃天府之国,如今竟然这般磕碜吗!
这还怎么做万邦之首!
他这个皇上的一世英名全都毁于一旦!
尤其是听到小小琉球的使者都敢这般蔑视大清,乾隆憋不住了。
乾隆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些天发生了什么,明明初衷只是为了让大清的国库能够节约开支,搞得开源节流,监督满朝文物官员廉洁生活,谁他娘让穿破衣烂衫,天天吃青菜豆腐的!
这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来,来人,给我传,传接待的大臣许谦,还有刘墉纪昀二人来。
本天朝一向是注重国体,注重礼仪。
见琉球使者怎么能这样朴素!”
一生唯好面子的乾隆只感觉受到莫大侮辱。
在自己家里节约朴素也就不说什么了,可你丢人丢到外面,就是罪!
家丑还不可外扬呢!
家里再怎么囧,你家里人知道就好,出去你也这样,把他这个当家人他这个皇帝的脸往哪里搁!
“立刻,马上,给朕把他们叫过来!”
……
对于民间诋毁乾隆盛世,琉球使者面前露拙之事,其实不用乾隆去专门召见三人,接待琉球的大臣许谦还有御史刘墉,大学士纪昀三人早已呈罪人的姿态,在宫外等候着了。
这一次琉球使者一事,大清富有四海的形象既在外国人眼里受损,又在本国民间受损,可谓是亏大了。
民众对于大清的贫穷,成了人人皆知的家常事。
起先只有一个人拿乾隆盛世说事,贬低盛世。
本以为逮捕一个人就可以止住谣言。
没成想第二个,第三个,潮水之势般汹涌起来。
朝廷大小官员文武,也是素衣上阵,生怕被刘墉纪昀二人给揪住辫子,官服都有打补丁的,只为了不花银子换新。
待到许谦,刘墉,纪昀三人进入养心殿,乾隆脸上和脖子上的红血还未散去。
几大口吞咽肃清喉咙后,乾隆抄起枕头朝着三人盲目的就砸过去。
还好,其本人佝偻无力,加上枕头本就软,被砸中的倒霉蛋纪昀不算疼。
“晓岚,你太,太让朕失望了。
这就是你办的好差事?
大清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知不知道现在民间都在怎么议论朕的盛世界,议论如今朝廷的窘迫。
本来这些就够让朕生气的了。
尽然丢人丢到国外。
丢到琉球的使者那边去了。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让乾隆喉咙发紧,沙哑的感觉要把嗓子都给堵的窒息。
乾隆很生气,但沙哑的嗓子发出的嗓音压低了这份愤怒,唯有用丢东西来表达。
枕头只是第一个。
接着是太监面前的痰盂。
只要手前有东西,就丢出去。
一时之间,整个养心殿,霹雳乒乓。
乾隆发泄完,浑浊的目光凝向跪在面前的此番接待琉球的接待大臣,许谦。
据他所知道的,许谦属于和珅一党,再怎么不懂事也不至于穿着粗布素衣过去,用白菜豆腐去招待使者。
以往大清没少收到番邦来的诸多使者前来觐见,身为礼部尚书的许谦一直都能够游刃有余,彰显大国风范,杨大清之龙威。
这一次算是把脸抵到地上摩擦,让大清脸面全无,头都可以羞愧的扎到裤裆里了。
招了招手。
一旁的太监李玉示意礼部尚书许谦进来床榻前说话。
不明所以的许谦推在地上,用膝盖行走,颤颤巍巍来到床榻前,脑海中还在猜测皇上让他过来是干嘛。
脸上就已经感觉到了火辣辣的一个巴掌。
啪——!
一声耳光,清脆响亮。
打的乾隆怨气消散大半,也打的在这跪着的刘墉纪昀两个人一下子激灵起来。
乾隆爷自登基始,还从来没有给过当臣子的一巴掌。
“臣该死,臣该死,臣万死之罪,还请万岁爷责罚,勿伤了龙体……”
挨了一巴掌的许谦嘴巴跟念佛经似的不断循环和忏悔的说这句话。
“你是该死!
丢了大清的脸!
丢了朕的脸!
既丢到了民间,又丢到了国外!”
咣咣咣——!
礼部尚书许谦一个劲的磕头,但身为贪流一党,他可没忘记使命。
按照先前与赵大人和大人商议好的,屎盆子开始往纪昀和刘墉头上叩。
只见礼部尚书许谦唯唯诺诺之间,嘴上的话术却精准的带上了刘墉纪昀二人。
他向皇帝复述那日的情景:
“皇上,您不知道,您自南京被起义军攻破大病之后。
大家生活在那所谓的开源节流,廉洁生活口号下的日子,是多么难过。
我们做臣子的想和你说啊,可没机会。
臣在琉球使者来的前日,去户部申请了所需银两,和往常一样,一千两银子的招待规格。
奈何……
奈何户部以开源节流,源头生活的由头,愣是只给了臣二百两。
好吧,二百两也就二百两,臣想着自己补贴一些。
哪知道回到家,就被盯上了。
臣前脚回家,刘大人的人后脚就来了。
因为生活标准过高,被罚款了二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