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饥饿的大军(1 / 2)

乌鸦在天空盘旋。

大地呈现一片焦土之状。

倒地侧翻过去的战车在燃烧,木头上燃烧火焰已经到了尾声,把战车烧的噼里啪啦作响。

尸体如山,流淌而出的血液把泥土染红。

受了伤的马儿在地上哀鸣,用疲倦的目光瞥向南京城门口。

顺着马儿的目光看向南京城城门口。

南京城位置。

厚重的不可攻破的南京城正大门,那用牛皮和铁皮层层覆盖的巨门,已经敞开。

透过城门,南京城内的一切都可以清晰的窥见。

城门口。

清军一队人马已经浩浩荡荡开入了南京城。

阿桂身穿满是灰尘的铠甲,布满泥土的脸庞并没有因为城门打开,拿下南京城而展露笑靥。

这一次胜利也是有代价的。阿桂这边损失兵力达到了十万以上。

不过效果也是十分显着的。

整个南京城的起义军在那个笨蛋李狗儿的带领下,死亡殆尽。

仅仅是三位头领带着手下残兵败将,学那明朝的李自成,钻入深山老林之中。

在进入京城的一刹那,阿桂回首看去,无垠的广袤战场之上,是累累尸骨,那些死去的将士……可是大清,大清的精锐!

兵有普通和精锐之分。

这精锐可不是什么都能当的,整整二十万大军中,自己的精锐部队有三万,可以说都是从刀山火海中滚过来的,跟着他阿桂常年南征北战!

可毕竟全军将士饿了三天,肚子空空,一把生米下了肚,但也顶不住发软的双腿。

这一场战役下来,损兵整整二万精锐!

其余余下的普通士兵,就伤亡更多了。

“报,大将军,人数清点好了。

城中贼寇加上城外的,一共有十六万三千人。”

“一个像样的人物都没抓到吗?”

“禀大将军,我们差一点就抓到断臂的明教首领朱能的,奈何这个家伙找到一辆驴车,狂奔而去了。”

“哎……”阿桂叹息一口,低沉的语气道,“那我们这边的伤亡情况是。”

他打了这么多年仗,什么情况他一眼扫过就能够大概的估测出来一个数字。

纵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可他不愿意承认,还在幻想最后一丝希望。

比起敌军的数量,阿桂更加担心自己这边人的数量。

“报……大将军。”

死亡人数连士兵都颤抖起来声腔。

同样也彻底击碎了阿桂心中那最后一丝希望。

“说吧。”

“大将军,我方……我方阵亡十四万人。”

逆贼们阵亡十六万,他这边阵亡十四万?!

拿一帮农民,一帮流寇,一帮贱命,来换取大清最为精锐士兵的性命!

这样的损失数字让阿桂无法接受。

这场的胜利,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是朝廷想要的吗。

阿桂有些后悔了,一开始他就走错了路,竟用了最不保守的攻城法,明明守城就可以的。

这样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损失惨重。

而这一切的源头……想到这里,阿桂又回头一眸,目光掠过战场,是十里开外的大本营的位置。

说到底心里还在埋怨纪晓岚这个废物。

如果不是他一开始就拖延粮食,战局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驾——!”

无力的举起马鞭,朝着马屁股一鞭子,随着阿桂跨下战马的步入,正式宣告南京城的回归。

一抹残阳恰时映照下来,斜阳撒在血色大地。

晚霞越来越淡,直到黑夜降临,待到明天日升,又是如旧。

……

南京城胜利的消息如同疾风一般,很快传递到了远在京城的乾隆皇帝那里。

京城东门宣化门,一匹快马从远处天际飞快奏报而来。

骑在马背上的士兵,捂着手中装有捷报的竹筒,高声吆喝:“捷报,捷报!!!”

仿佛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路过的狗也要知道!知到朝廷的南京城回来了,朝廷击败了二十万浩浩荡荡盘踞南京的逆贼!

快马从北京城一路畅通无阻,朝着紫荆城方向飞速奔去。

到底是胜利了。

不过北京城的老百姓并不怎么感兴趣。

这打仗打仗,你打你的,我干我的,他们这些底层人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

换谁来做皇帝,来当权,都会骑在在他们头上,压榨。

没办法。

国家不压榨底层人本就运转不了,只要有当官的,有上层人,他们的命运就变不了。

“朝廷打了胜仗呢。”

听到捷报路边正在煮馄饨的铺子老板,挖馄饨的时候,仅仅只是多了这一句呢喃。

平民的消极态度乾隆看不到,也不想管,他此刻正虔诚的焚香祷告祖宗,祈祷着战报快些送过来。

面对面前的牌位,诸多列祖列宗,乾隆心里一个劲的忐忑着。

大清国是爱新觉罗祖宗十八代艰苦奋斗打下的基业,自太祖努尔哈赤起,先是入关,又是占据北方地图,灭掉大顺政权李自成,继而南下,攻克云南,广东等地。

后面就更难了,斩杀福建总督郑芝龙,后续击败郑经,都是经过一代代的努力,才给打下来这大大的疆土,可不能在自己手上丢了。

当然,丢南京城意味着的不仅仅是丢一座城市那么简单。

如果朝廷这二十万的军队在南京城战役失败。

那么也将预示着大清再无能力,去第二次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至少需要休养生息数年。

数年的时间,起义军发育那得多大?

可以说。

错过这一次,收复南京城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以上,也是真正过养虎为患的开始!

如今二十起义军,还不算太难对付。

真要再几个数年下来,到了成为参天大树的时候,一定是大清国大厦将倾的时候。

“列祖列宗保佑,列祖列宗保佑!”

乾隆对着面前的灵位一个劲祷告。

似乎祷告就能够让南京城成功夺回来。

整个大殿是寂静的,寂静到呼吸都可以听见。

乾隆是双膝下跪在这里已经有整整一个上午的功夫。

这些天为了等待南京城的消息,他每日只吃107道菜,胃口不是太好,同时政务也搁置一旁,交给军机处的大臣们,只要南京成功夺回来的消息一日没有传回来, 他便一日食不下咽,无心处理政务。

当下最大的政务就是南京城。

其余大小诸事都可以放一放。

说实话,自把阿桂派遣出去京城围攻南京之后,他这个做皇帝的没有一天是睡的安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