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力的压制下,所有人都哑火了。
许夫子见状,缓和了语气:“你们想想,只要能将那几本书读通了,到时候就能有实职了。”
“这已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事情,凌将军已经足够偏爱你了。”
打江山的时候需要将军们冲锋在前,可江山稳定后,将军们就要朝后靠了。
虽然享尽荣华富贵,可能掺和的朝堂事情还真不多。
别说各方镇守和边军,那才能塞几个人?更多的不过是留在家里享乐腐朽罢了,这也是王朝建立后勋贵们腐化速度特别快的原因。
而这,仅仅是因为皇帝想卸磨杀驴,不想给将军们施展才华吗?
更多的难道不是,将军们根本没有办法承担起进入朝堂处理政务的职责吗?
这些草莽汉子,挥刀子砍人比拿笔要熟练的多,可朝堂上却偏偏不是挥刀子的地方。
政见不同便要物理解决政敌,那这朝廷还能不能好了?
所以许夫子觉得凌漪的教学方式虽然惊世骇俗了些,但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他也不想老兄弟们今后就在府邸中腐朽和妾室厮混。
有机会能在朝堂上一展拳脚,为什么不呢?
他冷冷的扫向几个同样不爱读书的女将:“我没说你们是吗?”
“凌将军说了,你们若是读不明白书,就派两个嬷嬷教你们绣花!”
在几位女将门瞬间煞白的眼神下,许夫子满意的抚了抚胡须,凌将军虽然方法阴损,但真是直戳人痛点,管用得很啊。
有了凌漪的这封通牒,接下来的行军路上安静得不像话。
不想在老婆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和不想绣花的将军们在马背上共同努力的画面,成为了这一路难得的消遣。
被他们的行事风格闹得头皮发麻的谋士文书们在路过他们的时候,总是要调笑几句:“书读得怎样了?可有不认识的字?问过老婆孩子怎么读了吗?”
接下来的,就是一阵鸡飞狗跳的追打。
当队伍重新回到义军大本营的时候,那些深受书本困扰的将军们无精打采,模样比打了败仗还要惨。
但这又和仅仅提出一个想法的凌漪有什么关系呢?
不想做官可以不读嘛,她要去找师傅了。
她从未有哪一刻忘记原主的愿望,带着师傅师妹们回家。
民夫营中的人已经少了许多,不少人都被送回原籍了。
如今时间还早,还能赶得上春耕。
新朝建立,免税三年。
这些时间,足够让被生活压垮的他们缓过气来。
“师傅!”凌漪兴冲冲的掀开营帐时,除了师傅和几个师妹,还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她将脑海中模糊的记忆翻出来,迟疑道:“你们是,韩婆婆的家人?”
那几个人听到凌漪这话,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是我们!”
“师太在年前的时候就找到我们了,说等回家的时候我们一路走!”说话的女子极力镇定,可那飘忽的眼神却还是出卖了她的紧张。
而她身后的弟妹和几个孩子的模样,就更不堪了,就差将自己缩成一团了。
这是这个时代百姓对于官员的本能恐惧,凌漪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她把铠甲给脱了吧。
大庭广众宽衣解带,怪伤风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