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前朝乱臣49(2 / 2)

在被称为铁锅王妃前,凌漪冷酷的掐灭了这不正之风。

这一年中,通城虽然大操大办,可在源源不断卖出的货物中,却仍旧有着盈余。

那些盈余被萧遥换成了茶叶和盐巴,被屯在了城外的仓库中,准备和铁锅并称三大利器,朝着草原倾销。

在所有人常识中,盐茶是草原的硬通货,可以换来黄金和牛羊。

可反直觉的是,铁锅也是,还比这样两更贵。

宋的时候,一口铁锅可能在草原卖到百两白银以上。

统治中原百年的蒙古帝国,更是明朝时期连铁锅都制造不出来,只能靠着抢劫和高价购买才能让住在帐篷中的贵族们喝上一口煮沸的奶茶。

这才通州城卖的不到一两的铁锅,在凌漪的计划中,已经定上了二十五两一口的价格,磨刀霍霍向草原。

而且,除了最初的一批客户,后面想买的都得带着旧锅来换!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为这暴利而走私?

是她的骑兵抬不起刀了吗?

那些从京中派来的官员们听着凌漪这天方夜谭般的宰客想法,只觉得匪夷所思。

草原人又不傻,他们真的会买吗?

可当榷场开了的时候,当铁锅供不应求,甚至炒四十两一口,还为此诞生了铁锅客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

草原人,是真的傻啊!

但傻人有傻福,接连经历过两年劫掠的草原民族们突然发现,只要你同南边的朝廷做买卖,那吸血鬼王妃和她的骑兵就不会来你的部落打劫。

可你要非得和来自西域的大食人做生意,将黄金和珠宝给他们……

呵呵,王妃的铁蹄明天就到!

在好几个部落被灭族之后,聪明的草原民族终于找到了规律,积极的加入了榷场的商业活动中来。

他们是怕了王妃吗?

他们是真的需要南朝来的东西啊!

那些几十两银子一匹的呢子布,上百两一匹的羊绒布,还有各式各样防冻裂的脂膏是真的好用啊!

王妃她明明可以直接抢,却还要用从他们那便宜收来的羊身上制造出来的产品来高价割他们一笔。

王妃,善啊!

在凌漪抢劫的第一年,蛮族人咒骂王妃,诅咒她死在草原。

在凌漪抢劫的第二年,蛮族人畏惧王妃,希望有人能战胜她。

在凌漪抢劫的第三年,蛮族人咒骂那些不识相的部落,为什么不去王妃的榷场买货物,连累他们。

在王妃抢劫的第四年,蛮族人歌颂战无不胜的神女,并且真诚的为她奉上金银。

嗅觉最为灵敏的商人,最先将儿女送到通城外的新城中,让他们学习中原官话,学习中原文化。

如此,他们才不至于在越发奸猾的中原商人那吃亏。

而后便是有钱的贵族们,他们需要儿女来这里进入王妃建造的学院,和王妃拉关系。

再最后,便是那些因为新生儿和过多养不起死了丈夫无法生存的蛮族人,他们听闻新城的的地下中藏满了金子,只要努力,就能从中捡起属于他们的一块,养活一家人。

那凌漪精心建造的,能容纳数十万人的新城,终于在她的计划内开始对草原产生人口虹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