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的木耒,立刻着手搜寻木工的工具。其实他也不用费劲去找,因为沐雷的爷爷就是一个木匠。
在他爷爷的家里,各种手锯、尺子、板凿、刨子、斧子、手钻、电钻、电刨子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一应俱全。
爷爷家里有一把与木耒的爸爸年龄差不多的手拉钻,小时候,木耒常常拿着它玩耍,还在爷爷家的木凳子上打了不少孔。
这种手拉钻原理简单,看上一眼便基本就能仿制出来。木耒之所以需要这个手拉钻,是因为他在工坊看到,工匠给弩托打孔的时间很长,且速度极慢。
弩托是宽度为4厘米左右的方木,尾部有一条从上下贯穿的深槽,对于此时的工匠,开槽的难度比较大。
木板4厘米左右宽,而要开凿的槽子宽度在 1 .5厘米左右,深度在10-15厘米,深度都超过了铜凿的长度。
只能用小凿子从两面开凿,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弩托报废。仅仅开凿这一个深槽,恐怕一个人就得耗费将近一天的时间。
手拉钻只适合给薄木板打孔,对于如此深度的开槽却无能为力。像这样的深槽,沐雷的爷爷都是用电刨子的。
先用电刨子上的钻头打孔,是并排打孔,再依次用钻头横向移动削平,从而变成一条深深的贯穿槽,三两分钟就能做完一个。
木耒也希望能制作一个这样的车床。当然,他想做的这种机床肯定是手动的。
沐雷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原始车床,是那种手拉或者脚踏的车床,其原理和这个手拉钻是一致的。
即将绳弦绑在圆柱上,不停来回抽拉,便可让钻头快速运转起来。中国传统的钻床是手拉的,西方的传统钻床是脚踏的。
这两种钻床,除了钻头之外,其他部分全部用木头制作即可,对于这个时期的工艺来说,是非常适用的。
而且这种低速的钻床,对钻头的要求并不高,一个金属圆柱,把头砸扁磨尖,就可以当成钻头。木耒想把这两种机床复制出来,看看哪种更适合他们。
此外便是锯子和刨子,锯子据说在商时期就有,只不过出土的是青铜锯,而且宽度极窄,只有两三厘米,切割大木头是不可行的,或许鲁班的锯只是在这种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