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宿舍商机(1 / 2)

军君自传 军君168 3270 字 11天前

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总有一些片段如同璀璨星辰,在记忆的天幕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周军的大学生活,便是这样一段被故事填满的旅程,而他所在的 407 宿舍,更是这段旅程中最为闪耀的坐标。

那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小天地,住着八位性格迥异却情比金坚的男生,沉稳如山的老大李笑山,聪慧过人的老二李松虎,热情似火的老三刘为民,心细如发的老四周军,痴迷集邮且头脑精明的老五毛庆林,质朴憨厚的老六王鹏,机灵可爱的老七赵三木以及阳光开朗的老八牛红宾。他们的故事,自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瞬间起,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长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勾勒着青春的轮廓,描绘着梦想的色彩。

初入大学的时光,宛如青涩的果实,尚未褪去高中生的稚嫩,大学生的成熟也还在懵懂中萌芽。彼时,通讯技术远不及如今这般发达,远方的牵挂与思念,大多依靠着一封封承载着深情厚谊的书信,在岁月的邮路上穿梭往来。同学间的问候,兄弟间的关怀,以及那青春年少时羞涩而美好的朦胧爱意,都被小心翼翼地折叠进信纸里,再贴上一枚枚邮票,带着期待与憧憬,踏上那漫漫的旅程。

老五毛庆林,自高中时代起,便一头扎进了集邮的奇妙世界。多年来的悉心收集,让他手中的邮票已颇具规模,其价值更是早早突破了万元的大关,在那个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巨额财富。老七赵三木也对集邮有着一份独特的热爱,尽管与老五相比,其收藏的规模略显逊色,但那份热情却丝毫不减。谁也未曾料到,这些小小的邮票,竟会成为他们日后踏上商业征程的最初起点,开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篇章。

一日,老五毛庆林的目光偶然落在老三每月与远在深圳的女友频繁往来的信件上,那一叠厚厚的信封,仿佛一道灵感的闪电,瞬间击中了他敏锐的商业神经。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精明的光芒,心中的算盘珠子也随之噼里啪啦地转动起来。“兄弟们,”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你们瞧瞧,老三这一个月就能用掉二十多个信封,这还只是咱们宿舍的情况。咱们工程系有 260 多人,倘若按照一个同学一个月用 10 个信封来估算,全校六个系,那加起来将近 2000 人呐!如此算来,一个月光信封的需求量就高达两万个之多啊!有信封必然就得有邮票,这难道不是一个摆在咱们眼前的绝佳商机吗?”老五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在向他们招手。

老二李松虎托着脸颊,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若有所思地补充道:“那肯定还得有稿纸啊,写信总不能没有纸吧?再者,胶水也是必不可少的,用来粘贴邮票和封口,这些可都是写信的必备之物。”老二的这一番话,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大家原本就活跃的思维更加沸腾起来。

老七赵三木像是被点燃的鞭炮,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兴奋地说道:“我知道有个邮票批发点,那里的价格比起零售来,肯定能便宜不少呢!”

老六王鹏也不甘示弱,连忙接口道:“我老乡在市里开了个文体店,我可以去那儿批发稿纸,质量绝对有保证,而且价格实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铺满黄金的大道在眼前徐徐展开。心动不如行动,那个周末,宿舍里顿时忙碌得如同一个小型的商业战场。老五和老七结伴而行,向着邮票批发点进发。老五凭借着多年来对邮票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精准把握,老七则充分发挥他那能说会道的口才,两人相互配合,成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进了一批颇具吸引力的邮票。与此同时,老大和老六也踏上了前往批发市场的征程,他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质量上乘、价格亲民的信封和稿纸,还顺带采购了一批实用的胶水,为这场即将拉开帷幕的商业冒险做好了充分的物资准备。

货物顺利进回来后,经过一番民主商议,大家一致推选老五担任总管一职,负责记账和收款等关键事务。老五深知这份信任背后的责任重大,他暗暗握紧了拳头,在心底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小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不辜负兄弟们的期望。

起初,他们的销售范围仅仅局限于宿舍内部,向同学们推荐自己的商品。由于他们的价格相较于附近商店更为实惠,而且购买起来极为方便,同学们纷纷被吸引过来,成为了他们的忠实顾客。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口碑如同春风拂过大地一般,在宿舍楼里迅速传播开来。

女生宿舍的同学们也听闻了这个消息,有的委托同班男同学帮忙代购,有的则通过捎信的方式,让 407 的男生们送货到楼下。为了更好地拓展女生市场,九妹勇敢地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了在女生宿舍销售的重任。她将一部分货物妥善存放在女生宿舍,利用课余的闲暇时光,向姐妹们热情地推销着这些商品,没想到生意竟然也做得有声有色,为整个销售业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终于,第一个月的经营落下了帷幕。当大家怀着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进行结算时,宿舍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当老五小心翼翼地翻开账本,那上面清晰地记录着 300 多元的利润时,整个宿舍顿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尽管在如今看来,这笔钱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数目,但在当时,对于一群尚未完全独立、经济还较为拮据的大学生来说,却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可观收入。他们用这笔钱购买了洗衣粉、香皂、牙膏等宿舍共用物资,原本略显简陋的宿舍也因此增添了几分温馨与舒适,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成功的喜悦气息。

有了这次成功的试水,407 的兄弟们信心大增,他们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敏锐,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捕捉周围潜藏的各种商机。

时光宛如潺潺流水,悄然流逝,转眼间,1999 年澳门回归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大日子即将来临。那一刻,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喜悦与自豪的海洋之中,爱国热情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空前高涨。大街小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构成了一幅绚丽壮观的红色画卷,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夜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手中挥舞着小红旗,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激动与自豪,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伟大时刻。

老大李笑山静静地望着窗外那一片红色的海洋,心中突然闪过一道灵感的火花。他缓缓转过头,目光扫过正在热烈聊天的兄弟们,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与期待地说道:“兄弟们,咱们去二七广场卖红旗吧!我之前特意考察过了,每一面小红旗的进价也就五毛,如果咱们进货量大的话,还能把价格压到三毛左右。你们看看现在这形势,全国人民的热情如此高涨,走在大街上,几乎人手一面旗。这可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千载难逢的商机啊!而且时间紧迫,就这几天的热度,一旦错过,可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老大的这一番话,仿佛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热情,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钞票在向他们热情地招手。

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的讨论和精密的测算,他们最终决定购进 1200 面小红旗,并将人员分成两组,每组 600 面。下铺的老大、老二、老五、老六前往热闹繁华的二七广场,上铺的老三、老四、老七、老八则奔赴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为了这次意义非凡的销售活动,大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绞尽脑汁,精心设计了富有吸引力的销售口号和别具一格的营销策略,力求能够在众多的摊位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降临,华灯初上,二七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大带领着小组成员,迅速在人群中穿梭,找到了一个人流量最为密集的黄金位置,手脚麻利地摆开了摊位。“大家快来看一看啦!这边有鲜艳的红旗出售啦!庆祝澳门回归,让我们人手一面小红旗,共同表达我们的爱国之心!”他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如同激昂的战歌,瞬间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一开始,有些顾客只是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好奇地驻足观看,但在他们热情洋溢的介绍和生动形象的演示下,越来越多的人被打动,纷纷慷慨解囊,掏钱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