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仿若潺潺溪流,在指缝间悄然流逝,三年的大学时光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大学毕业,这场盛大却又仓促的告别仪式,来得那般猝不及防,让人毫无防备地被推进了人生的下一个篇章。往昔那些曾以为会绵延无尽的日子,在不经意间已被岁月悄然画上了句号。曾经无比熟悉的校园,每一条蜿蜒的小路都承载着他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与青春足迹;那些和蔼可亲的师长们,其谆谆教诲仿佛依旧在耳畔回响,余音袅袅;还有那些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同窗好友,一同度过的欢乐时光与忧愁岁月,都渐渐沉淀为记忆深处一抹绚烂而又略带怅惘的光影。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却已然成为了不可回溯的过去。
毕业答辩时的紧张氛围和结束后的释然之感尚未在心头完全消散,优选结果公布时内心的忐忑与期待也已化作历史的尘埃。当大家站在校园那座标志性建筑前,与同学们一同拍下毕业照的瞬间,时间仿若凝固。阳光倾洒而下,相机快门声清脆作响,那一刻,周军如梦初醒般真切地意识到,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真的要落幕了。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那庄重而满含期许的致辞在空气中悠悠回荡,然而周军的思绪却早已飘飞至过去三年的点点滴滴之中。那些在课堂上的激烈思辨,在社团活动中的尽情挥洒,在宿舍里的彻夜长谈,每一幅画面都清晰如昨,历历在目。
毕业后,生活的重心陡然转向了求职,这成为了横亘在眼前的首要大事。周军怀揣着满腔热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精卫填海般不停地投递简历,满心期待着能在社会这个广阔无垠且机遇丛生的大舞台上,觅得一方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也正是在这个充满期待与焦虑交织的时刻,周军用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人生第一部手机——诺基亚 3310。那简洁大方而又经典耐用的款式,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与未来沟通的希望之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那位亲密无间的挚友兼老乡席天凯,没过几日也入手了诺基亚 3330。当二人看到彼此的手机时,相视而笑,还打趣说这是兄弟机型,仿佛这两部手机也成为了他们友谊的崭新象征,日后联系起来定会更加便捷顺畅,在即将踏入的未知世界中,它们也能为彼此传递温暖的消息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收拾行囊的过程,恰似在重新翻阅一部部满载回忆的个人成长史。望着那些陪伴自己熬过无数个日夜的图板和丁字尺,不舍之情如汹涌潮水般在周军心间蔓延开来。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物件,实则承载着他在大学学习生涯中的无数珍贵回忆。那些为了完成设计作业而挑灯夜战、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却仍执着地一笔一划勾勒线条的夜晚;那些攻克难题后仿若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终于得见曙光,满心喜悦难以言表的时刻。周军紧紧握住它们,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这些宝贝带在身边,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更是自己青春奋斗历程的忠实见证者。
周围的同学有的为了图个轻松省事,选择将那些带不走的物品统统舍弃处理掉,然而周军却一件也不愿割舍。每一件物品对他而言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都与某段难以忘怀的回忆紧密相连。于是,周军拨通了六叔的电话,向他倾诉了自己内心的困扰与不舍。六叔毫不犹豫,立刻安排司机驱车前往学校迎接周军,那一份来自亲人的关怀与支持,让周军在这个即将离别的时刻倍感温暖与慰藉。老八牛红宾家在荥阳,恰好与周军家的方向一致,六叔心地善良,想着索性也将他一并送回家,这样也能让他免去路途的奔波劳顿。
当车子缓缓启动,满载着行李徐徐驶出校园,周军透过车窗望着那不断后退的校园景色,心中五味杂陈。这满满一车的行李,宛如装满了这三年沉甸甸的故事,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潜藏着一段难忘的经历。车子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平稳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同幻灯片般不断变换,周军深深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行程,而是告别校园、迈向社会的关键旅程,是人生新的转折点。
车轮滚滚,在历经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车子缓缓停下,终于抵达了那宁静的荥阳穆沟村——牛红宾的家。此时,夜幕仿若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悄然无声地将整个天空严严实实地笼罩起来,仅有几缕稀稀落落、微弱黯淡的星光在这无尽的黑暗中闪烁着,宛如在浩渺夜空中挣扎着发出最后一丝光亮的孤勇者,为这深沉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寂寥与神秘。
牛红宾的邻居,那位质朴憨厚的大叔,远远地便瞧见了归来的车辆,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洋溢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红宾这娃啊,可是俺从小看着长大的哩!”大叔一边爽朗地笑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帮忙卸车,那粗大而温暖的手掌紧紧握住行李,仿佛握住的是对孩子归家的满心欢喜。他操着一口地道的乡音,那乡音带着泥土的气息,质朴且亲切,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在周军的耳畔,“瞅瞅,这大学一毕业,可就出息啦!以后准能有大作为!”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蹦出来的,带着浓浓的乡情与最真挚的祝福。
周军置身于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之中,一时间有些恍惚。往昔那充满着青春活力与梦想憧憬的校园世界,仿若就在刚才还触手可及,那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书声琅琅的图书馆,有挥洒汗水的操场,还有与同窗好友们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或欢笑或沉思的日子。然而此刻,他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穿越回了这满是烟火气息的家乡。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熟悉的乡音在耳边环绕,邻里乡亲们那憨厚质朴的笑脸,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可感,亲切得如同母亲的怀抱,让他的心灵深处涌起一股久违的安宁。
但与此同时,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也在他心间油然而生。校园里的生活是充满诗意与理想的,知识的海洋广阔无垠,年轻的灵魂在那里肆意地追逐着梦想,探讨着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而眼前的家乡,生活是柴米油盐,是家长里短,是邻里间最朴实的寒暄与互助,日子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平静而又波澜不惊。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场景转换,让周军一时有些难以调适,仿若一只刚从广阔天空回归巢穴的飞鸟,需要时间去重新适应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去重新找寻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的力量与方向。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校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又有对家乡故土的浓浓深情,更有对未来未知旅程的一丝迷茫与期待,而这些复杂的情感,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小村庄里,开始慢慢交织、沉淀,成为他人生新征程中一份独特而又深沉的精神行囊。
告别了老八牛红宾后,周军和六叔他们在米河镇上觅得一家餐馆用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菜肴,卤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牛肚鲜嫩脆爽,口感极佳,齿颊留香。然而,尽管美味当前,周军的心里却始终有些空落落的。或许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感到迷茫无措,又或许是对那段美好校园生活的深深眷恋,让他无法全身心地沉浸于当下的情境之中。
晚上 9 点半,车子终于缓缓驶入家门。家人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多时,看到车子停下,便急忙迎了上来,帮着把行李从车上搬下来。六叔和司机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便驾车离去。父母则陪着周军,一同整理着行李。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大学物品,每一件都仿佛承载着一段独特的故事。周军从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台伴随了他三年的收音机,轻轻递给父亲,说道:“爸,这是我在大学一直用的收音机,给您听听。”接着,周军又拿出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父亲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周军微微有些得意地回答:“嘿嘿,鸭嘴锤,我们自己做的,大学实习的作品。”父亲接过鸭嘴锤,仔细端详着,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