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停下手中动作后,一股难以言喻的酸痛瞬间袭来,胳膊像是灌了铅般沉重麻木,手也开始火辣辣地疼起来。可即便如此,每个人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自豪,这场战斗,他们虽历经艰辛,却无人退缩。
在值长刘鹏的带领下,三值所有人员来到园区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大家围坐在一起,点了丰盛的饭菜,还叫了啤酒。这一顿饭,既是对大家辛苦工作的犒劳,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开始分析炉膛结焦的原因。锅炉专业主控高宏杰率先发言,他就像一位专业的学者,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的原因,首先是燃料的影响。如果煤的灰熔点低,当煤颗粒在炉膛内较高温度下熔化成液态或软化状态时,就会相互黏结。而且,由于自身燃烧放出的热量无法及时传出,就很容易产生结焦。比如说,某些低灰熔点的煤种在特定的燃烧条件下,就特别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高宏杰稍微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接着说道:“还有给煤量过大这个因素。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给煤量过大,就会使料层中含煤量过多,导致料层温度升高,燃烧气氛更加趋于还原性气氛。这样一来,煤的灰粒就更容易达到熔融及软化状态,从而引发结焦。同时,过量的煤还可能导致局部燃烧不完全,进一步加剧了结焦的可能性。”
高宏杰的分析让大家频频点头,他的专业素养和深入思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继续补充道:“另外,煤种变化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是煤种变化太大,而燃料制备系统又选择不当,煤粒度太大,或者粗颗粒份额较多,就会严重影响床层的流化,最终导致密相区超温而结焦。要知道,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差异是很大的,比如从高热值煤种突然切换到低热值高灰分的煤种,锅炉的运行工况就可能不适应,进而引发结焦问题。”
“还有,燃料粒度不合适也会出问题。”高宏杰继续说道,“如果燃料粒度不符合规定,大颗粒多,就会造成一次风阻力大,流化质量差。这样一来,炉床一次风量就会降低,局部很容易出现流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结焦。”
高宏杰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把燃料方面可能导致锅炉结焦的原因分析得十分透彻。大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接着,张大龙从运行参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表情严肃,认真地说道:“运行参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说一次风量太小,在运行中,如果一次风量太小,或者减风至流化极限以下,就会造成料层流化不好,进而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一旦局部出现结焦,就会黏结周围的颗粒,使结焦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在起动过程中,料层比较低,风量又较小,整个料层很难均匀地达到较好的流化状态,这时候就特别容易引发结焦。”
“还有,运行中给煤量过大这个问题,和高工刚才说的燃料因素中的给煤量过大类似。”张大龙补充道,“过量的给煤会使料层温度过高,导致灰粒软化或熔融,最终结焦。”
值长刘鹏也加入了讨论,他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料层差压不合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料层差压是反映燃烧室料层厚度的重要参数,料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流化质量。如果料层厚度过大,就有可能引起流化不好,从而造成炉膛结焦;但如果料层厚度过小,床温就可能不稳定,同样容易引发结焦问题。”
刘鹏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另外,流化风量的影响也很大。如果流化风量偏低,一次风量过小,低于临界流化风量,物料就流化不好。炉底风压过低,布风板阻力较低,一般来说布风板阻力应该为整个料层阻力的25% - 30% ,要是布风不均,就会致使炉内流化不良。在床层内可能会出现局部吹穿的情况,而其他部位供风不足,床温就会偏高,物料就容易产生粘结,进而形成焦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的角度对炉膛结焦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有人提出长时间流化不良也会导致结焦,因为长时间的流化不良会使床内物料分布不均匀,局部区域可能因温度过高、物料粘结而形成焦块。而且,流化不良还可能导致热量传递不充分,使局部热量积聚,进一步促进了结焦的形成。
还有人提到返料的影响,返料风过小会使大量返料灰堆积在返料器中不能进入炉膛,这时炉膛内床温会升高,但蒸汽的汽温汽压会随之下降。如果再通过加煤来维持负荷,就会加速床温的升高,最终导致锅炉高温结焦。另外,返料器故障,比如突然由于耐火材料的塌落而堵塞,或因料层差压高放循环灰外泄失控等原因,导致返料无法正常返至炉内,都会造成床温过高而结焦。若此时再通过加煤来维持压力及汽温,床温在返料未回炉膛及加煤的双重作用下会急剧上升,从而导致床上结焦。此外,若运行中返料温度过高,也可能会造成返料器内结焦。
在结构方面,大家也进行了分析。布风板设计问题,如布风板设计不良、风帽布置不合理或风帽损坏,都可能造成布风板布风不均,从而导致部分料层不流化而产生结焦。例如,风帽的堵塞或损坏可能导致局部风量分布异常,使该区域的物料流化状态不佳,进而引发结焦。还有返料阀设计不当,返料风可能导致阀体内可燃物的燃烧,从而使返料温度升高,造成返料器内结焦。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对锅炉结焦的原因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大家意识到,为了避免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运行参数,确保燃料质量稳定、粒度合适。同时,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自从这第一次结焦问题出现后,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结焦现象就如同一个甩不掉的“恶魔”,成了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常态。虽然每次打焦的过程有时长有时短,但无论哪一值遇到,都意味着要面临长时间的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始终在与锅炉结焦问题进行着顽强的抗争。然而,尽管大家付出了诸多努力,意外还是再次降临。终于有一天,锅炉还是因为结焦问题严重,不堪重负,发生了爆管,被迫停机。这一次的停机,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这次事故就像一记沉重的警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临时的打焦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公司组织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对锅炉结焦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方面,对燃料供应进行了严格的把控。加强了对煤种的筛选和检测,确保进入锅炉的煤种符合要求,灰熔点、粒度等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对燃料制备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提高了煤的破碎和筛分效率,保证燃料粒度的均匀性。
另一方面,对锅炉的运行参数进行了精细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炉膛温度、压力、风量等关键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参数波动和异常。
此外,还加强了对锅炉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布风板、风帽、返料器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锅炉的耐火材料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其耐高温、耐磨性能,减少了因耐火材料损坏而引发的故障。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优化措施,锅炉结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结焦现象明显减少,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都得到了显着提高。周军和他的同事们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次与锅炉结焦问题的斗争,不仅让大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加团结和坚韧。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去克服,继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中天公司的这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将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继续稳定地运行,为公司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