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军的记忆长河中,小学四年级那次学校搬家的经历,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岁月的深处,永不褪色。那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希望、团结与奋斗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昨日重现,历历在目。
新中煤矿,在当时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作为国有矿,直接归省会管辖,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赋予了它较高的级别。在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中,新中煤矿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支撑着众多家庭的生计,也孕育着无数孩子们的梦想。而新中煤矿子弟学校,作为煤矿的教育核心,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最初,学校位于岭东的小集市旁。那是一片充满了古朴气息却又略显破败的区域。一间间老旧的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它们就像是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些瓦房的墙壁由于长期的风吹雨打,已经斑驳不堪,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缝,仿佛在展示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房顶上的瓦片也不再整齐,有的已经破碎,每当遇到大风天气,就会发出 “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是瓦房在无奈地叹息。
学校的设备更是陈旧得让人揪心。教室里的黑板,因为使用年限过长,表面已经不再光滑,老师在上面写字的时候,粉笔总是会发出刺耳的 “吱吱” 声,而且写出来的字也很难擦干净,总是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就像岁月留下的伤疤。课桌椅也都是些老古董了,桌面坑坑洼洼,有的桌腿还摇摇晃晃,同学们在上面写字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把本子划破,或者因为桌子的晃动而影响书写,这很影响大家的学习注意力,但在当时也很是无奈。
而电力供应问题,更是成为了学校的一大困扰。在那个电力设施还不够完善的年代,这里的情况尤为严重。经常毫无预兆地停电,仿佛黑暗随时都会降临,将整个校园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尤其是遇到阴雨天,天空中乌云密布,本就昏暗的光线被遮挡得严严实实,教室里更是黑得难以看清黑板。这个时候,蜡烛就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唯一光源。小小的蜡烛在课桌上燃烧着,发出微弱的光,照亮了书本上的文字,也映照着同学们那一张张充满渴望知识的脸庞。然而,长时间使用蜡烛,不仅费用不菲,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时候,一阵风吹过,蜡烛的火苗就会剧烈地晃动,甚至熄灭,教室里就会响起一阵叹息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蜡烛的成本越来越高,学生们开始自制煤油灯。周军在这方面可是个小能手。他心灵手巧,同学们都纷纷来找他帮忙。制作煤油灯的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首先,要找一根合适的绳子作为灯芯,这根绳子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粗的话燃烧不充分,太细了火苗又太小。然后,用易拉罐皮小心翼翼地卷一个铅笔一样粗细的筒。这个过程需要格外小心,因为易拉罐皮很薄,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指。卷好筒后,将灯芯穿进去,一头再用一个圆形的铁片套上去,再轻轻地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玻璃瓶一般都是同学们从家里找来的废弃瓶子,有的是装过罐头的玻璃罐,有的是用过的药瓶。最后,往玻璃瓶里倒入煤油,让灯芯充分浸湿,这样一盏简易的煤油灯就制作完成了。当煤油灯被点燃的那一刻,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周围,虽然没有电灯那么明亮,但却给同学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这样落后的教学环境,无疑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煤矿领导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深知教育对于煤矿子弟的重要性,也明白这样的环境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于是,经过多次向上级部门请示和协调,终于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 建新校区。
新校区的选址经过了深思熟虑。最终,定在了煤矿东边的一个小岭上。这个地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山上绿树成荫,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在草丛中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新校区的诞生而欢呼。清新的空气、宁静的氛围,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教学场所。
新校区的建设是按照当时一流的标准来进行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 “L 型” 三层教学楼。从设计图纸开始,就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建筑师们精心规划,力求让每一个空间都得到合理利用。施工队伍则夜以继日地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当教学楼逐渐从地面升起,那壮观的景象让整个煤矿都为之沸腾。
教学楼的外观设计简约而大气。外立面采用了米白色的瓷砖,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每一层的阳台都用简约的水泥栏杆装饰,既美观又安全。校园中心矗立着高高的旗杆,五星红旗在微风中飘扬,象征着学校的尊严和荣誉。走进教学楼,宽敞明亮的走廊让人心情愉悦。地面是用光洁的大理石铺成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名人名言和优秀学生的作品,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教室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每间教室都有大大的窗户,阳光可以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让整个教室都充满了温暖。窗户上安装着明亮的玻璃,从教室里向外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和煤矿的全景。教室里摆放着崭新的课桌椅,这些课桌椅都是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桌面平整光滑,桌腿坚固稳定,同学们坐在上面学习,再也不用担心本子会被划破或者桌子晃动了。黑板也换成了现代化的磁性黑板,老师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教具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