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辞别金星(1 / 2)

军君自传 军君168 2557 字 11天前

在金星啤酒厂那弥漫着浓郁麦芽香气与嘈杂机器轰鸣声的天地间,周军已默默耕耘了近半年之久。这半年时光,宛如一场五味杂陈的漫长旅程,每一个瞬间都深深烙印着汗水、希望与成长的痕迹。

初入金星啤酒厂时,周军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些许懵懂,恰似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满心期待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画卷。彼时,周军身处生产技术科,得以全方位地了解啤酒生产的整个流程。从啤酒酿造所需的原料筛选环节开始,那一颗颗颗粒饱满的大麦、散发着芬芳香气的啤酒花,无不让他感到新奇与兴奋;到酿造过程中对温度、时间的精准把控,他深知这其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啤酒的品质;再到最后的灌装、包装环节,看着一瓶瓶啤酒被整齐地封装,贴上金星啤酒那极具标志性的商标,他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对于整个生产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检修维护管理,周军已然掌握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这段日子里,周军经历了数不清的日夜加班,疲惫之感如影随形,时刻困扰着他,但他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与抱怨。在一次啤酒发酵罐的温度控制系统突发故障时,整个车间瞬间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然而,周军并未慌乱阵脚,他凭借着平日里日积月累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迅速与维修师傅们一同投入到故障排查工作中。从错综复杂的电路线路,到精密无比的温控元件,他都逐一进行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经过长达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找到了故障点并顺利修复,确保了这一批啤酒能够正常发酵。那一刻,他收获了同事们赞许的目光和主管领导生产技术科长李富贵的高度肯定。

李富贵科长是一位在啤酒生产领域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前辈,他目光敏锐犀利,总能在生产线上精准无误地发现问题,并迅速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周军的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很快便引起了他的关注与重视。在一次生产总结会议上,李科长当着众人的面表扬了周军:“周军这小伙子,来到咱们这儿没多久,但是工作态度极其积极主动,在处理上次发酵罐故障时表现得相当沉稳冷静,对工艺流程的掌握也是日益熟练精湛,大家都要向他好好学习啊。”这一番赞扬之词,让周军在心底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倍加努力,在金星啤酒厂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动。一天,周军的六叔打来的一通电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他原本平静且坚定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目前,咱们老家市里的一个大企业,中天集团正准备招聘大学生,马上就会发布公告,这次招聘的规模还比较大,大概有500名大学生……你考虑一下还是回来工作吧,毕竟咱们的社会关系都在老家,在省城这边开展工作确实不太容易……”六叔的话语在周军的耳边不断回响,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是继续留在金星集团沿着刚刚起步且渐入正轨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还是回到那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老家重新开启一段未知的职业生涯?这个问题如同鬼魅一般,紧紧地缠绕着周军,令他心烦意乱、纠结不已。在金星啤酒厂,他虽然仍在基层辛苦打拼,但转正的那一刻带给他的被认可的喜悦之情至今难以忘怀,而且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高度对口,这让他深感自己的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尽管时常会在忙碌了一天之后,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宿舍时感到些许孤单落寞,尽管工作的辛苦程度常常超出他的预期,但这里承载着他奋斗过的点点滴滴,有他无比熟悉的机器设备和热情友善的同事们。

而回到老家,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那里有着熟悉亲切的乡音和亲朋好友,但职场环境却是全新且陌生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那种被人情世故所包裹着的复杂工作氛围,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在众多优秀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开辟出一片崭新的职业天地。周军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那些日子里,他常常在下班后独自一人徘徊在工厂的小道上,望着厂房里透出的明亮灯光,心中满是迷茫与困惑,对未来的方向感到无比的彷徨。

终于,他鼓起勇气,决定找到李富贵科长,向他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纠结。“李科长,我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想跟您说说。”周军有些忐忑不安地开口说道。李科长微笑着看着他,亲切地说:“周军,你说吧,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了?”周军深吸一口气,将六叔打电话让他回老家工作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科长。

李科长听后,沉思片刻,缓缓地说道:“周军,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大学生刚步入社会,外面的诱惑确实很多,频繁更换工作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但是,我确实非常欣赏你的才华和能力,你来这儿快半年了,你的工作态度我都看在眼里,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消息,咱们的厂长张宏伟马上就要调任集团副总了,耿明仁将接任厂长,而我会接任副厂长,这样一来,咱们生产技术科长的职位就会空缺出来,我已经向人事部门推荐了你,可能很快就会找你谈话……”

周军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心中不禁猛地一震,他既感激李科长对自己的赏识与关照,又为这个难得的机会感到兴奋不已。然而,内心的纠结并没有因此而烟消云散。“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你六叔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你回老家也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毕竟社会关系和人情世故都在老家,可能会让你在工作中更加顺利一些,这社会现实就是如此啊……”李富贵看着陷入沉思中的周军,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会慎重考虑的……”周军低声回应道。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周军的内心犹如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走与留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拉扯、激烈碰撞着。就在他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父亲的电话如同最后的裁决者,坚定了他回老家的决心。“你还是回来吧,你叔都把情况跟我说了……回来可能机会多一点……大家相互之间还能有个照应……”父亲那略带沧桑却充满关切的声音,让周军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五味杂陈,最终促使他做出了决定。

周军再次找到了李富贵科长,有些愧疚和不舍地说道:“李科长,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选择回去……”李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周,我尊重你的选择,只要你考虑好了就行……但是我真的很舍不得你啊,我有个想法,你考虑一下,你走这件事,先不要给公司人事部门报备,我给你批一个长假期,不过最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你先回去看看情况,如果觉得不合适,你再回来……”周军望着李科长那真诚而关切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了一句真挚的感激:“李科长,您对我太好了,这份情我永远都不会忘。”李科长微笑着说:“去吧,年轻人,跟着自己的心走,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全力支持你。”

离别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依旧是六叔安排的车来接周军,这已是第二次,六叔来省城接周军回家了,第一次是大学毕业,周军即兴奋又迷茫;而这一次是辞别金星,周军依然兴奋又迷茫。当车子缓缓启动,周军透过车窗,望着渐行渐远的金星啤酒厂,心中感慨万千,五味杂陈。他不禁想起了初来乍到时的青涩与懵懂,那些与同事们并肩奋斗的日日夜夜,以及李科长的知遇之恩和殷切期望。这座工厂,承载了他太多珍贵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如今却要暂时与它告别,他不知道未来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什么,但他深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无论前方是布满荆棘的坎坷之路,还是平坦顺畅的康庄大道,他都必须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