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来路很正,放心食用(2 / 2)

高丽军撤军了。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高丽国王脑子生锈,可不代表他手下的将领脑子也进了水。

这位将领知道此举犹如蜉蝣撼大树,不自量力。

若是真的惹恼了朱元璋,他一不高兴随随便便就可以让自己亡国灭种。

于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位高丽国国王派来征讨明军的将领想都没想,立即率大军返回高丽。

二话没说直接干掉了高丽国国王,自己当国王。

以其被别人灭了,还不如自己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名大将叫李成桂,也就是后来朝鲜太祖,朝鲜国开国之君。

李成桂篡位之后为了表示正统,他派人来找朱元璋,请求大明裁定国号。

朱元璋从他呈上来的“朝鲜”与“和宁”两个名字中取了“朝鲜”这个名字。

老朱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贤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就这样,一个新兴的王朝诞生了。

作为大明藩属国的朝鲜,凡是国王继位等大事都要向大明皇帝报告,得到正式册封之后方可确认为合法。

此后两百多年,朝鲜一直是明朝的藩国,每年都派人进贡。

一直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而同时期的安南(越南)虽然也是明朝的藩国,却多次反叛,这究竟是为何?

难道是因为朝鲜离北京太近,安南离北京太远?

距离的远近或许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在洪兴看来,朝鲜和安南最大的区别,在于政治制度和文化。

政治制度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套制度已经沿袭了上千年,安南和朝鲜两家用的也差不多是这套体系。

既然两家都是同样一套政治制度却出现不同的表现,那就证明不是制度的问题,应该是文化的问题。

而这个文化,指的自然就是儒家文化。

因为特殊的地理和历史环境,导致儒家文化在朝鲜影响深远。

而同时期的安南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却要弱得多。

儒家文化有一个特点,讲究传承和正统。

只有正统,才有信服力,立国才稳。

连朱元璋当初都要搞个仪式,承认元朝的正统性,表明他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成桂干掉了自己的老板,自己当老板。

这是谋权篡位。

但他为了获得合法的继承权,自然也要学着老朱尊正统。

利用儒家文化来告诉朝鲜人,我跟老朱一样,也是承上启下,来路很正,大家请放心。

既然要学儒家文化,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开的。

——孔子

于是,李成桂即位后马上学着大明设立太学,立文庙,安置田产供养儒生和士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程朱理学为治国准则,士林以标榜自己为孔子信徒为荣。

每代国王也都以身作则,非常重视祭祀尊孔。

就这样,朝鲜学儒学,尊孔子,与明朝车同轨,书同文。

两百多年下来,儒家的思想早已刻在每一个朝鲜人骨子里。

这使得朝鲜能够在中华体系中获得自我认同,觉得自己就是“小中国”。

所以在朝鲜看来,明朝和朝鲜的关系,就像君臣一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果然厉害!

既然朝鲜能学儒学,尊孔子,能以程朱理学为治国准则,那是不是意味着别的国家也可以操作一下?

洪兴笑了笑,为什么不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