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师子寻。”
仇州一脸不爽地看了阴凉处喝水的周柒柒和沈霓裳。
“你身为歌者,就不能多做点歌曲出来,杀杀那些女人的威风吗?”
乌提点点头:“是啊,你怎么不能多做歌曲?”
旁边本地纨绔少爷的顾江南,正和枝修文臭味相投聊天,听见他们的对话,扭头看过来。
师子寻面对这个问题。
略有些无奈解释:“有种东西叫做‘知识的诅咒’,一旦学会了,就无法站在新手的角度看待问题。知识的诅咒,人可以从无知变有知,却无法从有知变无知。”
仇州不懂:“什么叫知识的诅咒?说明白点。”
师子寻努力解释:“稍微有点条件的,从小学钢琴,但这些人不会成为歌者,因为他们现在感觉听到流行钢琴曲的第一反应不是有多好听,而是感觉就那几个和弦来来回回没什么难度。”
“流行歌曲是他们曾经喜欢的,可是当音乐是专业了,但是听音乐的味道却变了。”
旁边不远的季宁若有所思:“确实。”
“啊,我想起来齐乐乐说过的话。”陈胜男惊呼一声,把大家视线拉过去,“我记得她说过,我说那首歌曲很好听,她却跟我说听到的歌,说这是最俗的和弦套路。”
“我当时没听懂,不过后来问了负责音乐的林老师。”
陈胜男微胖的脸上皱一团:“林老师说她现在听音乐有点费劲,不能纯粹像曾经一样去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心里冲击。是不是这个意思?”
师子寻点头:“是的。所以懂音乐的人很多,但是能去做音乐的人少。”
“知识过多,反而不能制作出感性好听的音乐,在他们看来,重复的旋律放在眼前,就很难让它多样化改变得更好。”
“当你把音乐学习的愈加深入后,你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人本身对于音乐基本美好的向往,脑子里会全是工业垃圾,但没关系,探索,模仿,解析,理解,创造。这些都是一些过程而不是顺序。”
师子寻叹气:“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枝修文想起家里的歌者,颇有感慨:“确实是这样,就连唱歌也是如此,唱歌的技巧太多,反而丢失了轻盈感,故事感。没了那种深刻叙事的味道。”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世界上不是没学音乐的人。
但很难在知识下进行创意创造。
同理可以看绘画。
有的人学了基础的画画,别人要求画一个苹果,有的人就老老实实画,还画不够漂亮,但有的人能反色相画出来,照片一拍,调反色就是绝美的苹果。
甚至有些人能利用光影错差,进行新的创意苹果画,比如利用黑色遮盖带和白色遮盖带进行叠创,当光影打在上面,墙壁上和透明板上的画是完全两幅画。
音乐,有嘴就能哼。
可是学得越多的人当知道音乐旋律规律后,反而创作不了好歌曲。
因为脑子已经工业化了。
就算能作歌曲,但歌曲也有好坏之分。
做出来的歌曲不好,就容易陷入焦虑啊,毕竟吃这碗饭的艺术家通常天生情感敏锐。
ShE的一首歌《听袁惟仁弹吉他》里的歌词就说得很清楚。
“卖过的歌曲其实用两只手就数得出来”
“但是他还是爱创作,爱音乐,爱爱爱”
“就像对岸很火的那首歌”
“老鼠爱大米一样爱”
“写歌其实不容易”
“卖歌又要靠运气靠关系”
“难得最好的歌运气好被公司保留”
“但保留不一定会用,用又不一定会被打”
“就算变成主打,版税可能又会,拖拖拖”
无论是在周柒柒的世界,还是在这个世界里,真正能做成歌曲的人很少。
为什么?
因为歌曲还有它的特色性。
周柒柒回忆起一首特典型的歌曲。
《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