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登基(2 / 2)

明天再启 言无忌YWJ 1303 字 14天前

朝会开在太和殿前的奉天门,所谓御门听政。

四品以上官员,穿绯红色官袍,五到七品穿青袍。

官袍的补子上,用刺绣的飞禽走兽,进一步区别文武属性与具体品级。

简单说,文左武右各站一边,衣冠禽兽分排而立。绯袍大员近前,青衣嘴炮靠远。

不开口的时候,这朝堂品格高尚,气度庄严。

大明的官服好看,官员又个个挺立如松。

站如松坐如钟都是文人基本功,是要经年练习的。练不好就是御前失仪,会被弹劾,甚至丢官。

这朝会像后世的总裁例会,各个西装笔挺,彬彬有礼,看不出谁的水有多深。

校哥儿非常琢磨不透。

那一夜,只顾着演自己,发现的并不多。

而之后,竟然也没人来通气。

王安老太监,细致说明了朝会礼仪和注意事项,关于该注意的人,没有丝毫提点。

有这样的三朝元老,历史上的天启皇帝,却选择了魏忠贤,很能说明问题。

白须瘦老头,是礼部尚书,叫孙如游。这具身躯印象深刻。

当日李选侍拧痛了他的手臂,让他汇报父皇,她要做皇后。

孙老头巍巍颤颤,说,什么,陛下要封贵妃?臣无异议。皇帝马上接着,说,对,就是贵妃。

老头的表演,很是顺滑。

那夜,轿夫跑了,四个老头异常整齐的占住了轿夫位置。孙老头却领着个一脸正气的老帅哥站了过来。

那四人,领头的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对了一下眼神,白脸让位了。

黑脸的,是大学士刘一燝。白脸的,是另一位大学士韩爌。

那老帅哥是英国公张维贤,而今站在武勋之首。

而那个每次都想要冲在前面的大喷子,长得像燕赤霞的那个。

他是兵科给事中杨涟,七品小官儿,而今穿着青袍,落得远远的。

文臣之首,首辅方从哲,长着一张幽怨的老脸,看似人畜无害。

抢门的时候他不在,后面才来的,走路的时候,慢慢抢到校哥儿身边了又。

都是影帝。

首个朝会,以带皇帝熟悉、上下通气为主,说的是马上要议决的大事。

四个字。承前启后。

这坚持到底,每个字拆开来都是好多件事。

每个笔画后面都是文章,大坑里套着小坑。

大行皇帝谥号与功过评定、嫔妃册封、皇陵选建。

新皇年号、施政刚要、登基大赦天下的尺度、拥立者的酬功、明年征选皇后的筹备。

还有,内阁六部是否有人员调整,朝中还有些空缺岗位,需要增补。

新皇帝掌括权阉、智斗悍妃、步登大位,传得神乎其神。

满朝文武都很期待,期待有什么,可以在朝堂上演。

然而,校哥儿让他们失望了。

“大行皇帝有三功:一曰废矿税;一曰饷边防;一曰补官缺”

“承神宗皇帝遗命,大行皇帝废除矿税榷税恶政……”

“先发内帑库银200万两、运费五千两,饷边防;再发……”

“锐意图强,一月三召正直贤良之臣……”

念读的礼部官员,声音响亮悦耳,抑扬顿挫,赛过电视主播。

校哥儿如木头,呐呐不言。

三。大。善。政?让了多少税金?掏了多少皇帝私房钱?又补了些什么人?

他的心,在滴血。他还是听不懂比较好。

毕竟他说了啥,都有礼官记着呢。

“自古帝王仁心仁闻洽于天下,未有不须久道而后成者,必世后仁,圣人言之矣……”

这评价校哥儿没听懂。所以他表现得木然而迷惘。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谥号可妥当”

“陛下?陛下?”

校哥儿露出求助的眼神。

“诸位贤臣,可否为朕解惑”

“所谓崇天者……”

说了半天,校哥儿依然一知半解。

“启禀陛下,英、睿、恭、纯,皆为上佳”,还是孙老头懂得什么叫简单表达。

校哥儿点了点头。

“庙号光宗,可否?”

“我读书少,诸位卿家,多为担当吧”

光“两个号”,就拆解了大半个时辰。

今日怕是无法善了。文武大臣们,不由得膀胱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