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休眠时代(追忆之一)(1 / 2)

‘爸爸,我想离开这。’

两周以来,这是安帆海听到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尽管他不止一次解释,军人们和无人机群会好好保护大家的安全,但安如仍然因阶段性失眠而变得神经衰弱。

或许他始终都没察觉到,女儿的焦虑也许并不来自极端气候。

新普利茅斯海军基地,极目远眺,建立在防汛大堤上的围墙绵延数十里。正如安帆海所说,这里的防护措施完全能阻挡巨浪和风暴,平时只要戴上降噪耳机就好。

但与其他常规军事基地不同,这地方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兴建厂房,里面经常出没身穿防尘服的研究人员。农科专家团队已经在这里驻扎六个多月,基础实验设施都已备置完善,他们聚集于此正是为了解决人类面对的严峻粮食问题。

没错,一场空前的饥荒,已经席卷世界四十多年。

社会看似空前发达,却又一瞬间回到了起点。

……

数万年前,原始农业逐渐代替狩猎和采集,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农业让粮食冗余,是人类文明开始萌芽的最基本条件。

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农业在带来更多食物的同时,反而使得我们创造一系列困扰自身的虚假价值。正如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所诉,我们自以为驯服了野生植物,实际上则是作物捆绑并奴役了人,毕竟人们必须用劳作去壮大作物族群本身,并且终将离不开它们。

而无论史学界的视角如何,畜牧和耕作确实早已作为我们离不开的生产活动,其效率也在近百年来产生飞跃。到二十一世纪末,无人机农庄遍布全球,只需数名操作者就能供给数百万人的食物需求。哪怕在不发达地区,依然有充足的人道主义援助。

人这种动物,正在逐渐淡忘饥饿。

不过大自然总会在某个时候,反复提醒我们早已忘记的东西。美好的时光持续至22世纪初,一种蔓延全球的怪病席卷了世界每个角落,多数农作物开始远离我们。

并不是枯萎病,当时的基因技术已经能帮助作物抵抗大部分病态情况,但这是一种能直接让植物携带上生物毒素的可怕性变,而其根源来自一种古真菌。

农业科技虽然能帮助作物抵挡逐年恶劣的气候,但逐渐消融的南极冰盖,让数百万年前的威尔斯克的陨石慢慢冒头。一开始人们并没想到这意味着什么,就只有一些环保人士象征性出来抗议,直到融化的雪水流进南冰洋,并携带这种来自太空的古真菌…

孢子被洋流和季风带到世界各地,短短一年不到,几乎没有任何植株幸免。尽管植物们本身的生长繁殖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根茎果实甚至枝叶都开始蕴含剧毒。

数万年来,这是植物们首次失去了一切可食用价值。除了粮价飞涨之外,最先受到影响的便是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人类迎来百年来首次全球范围粮荒。

一开始各地政府还让民众不必惊慌,保证植物疾病会很快得到解决。直到第三年,官方开始鼓励一些并不达标的合成食品大量生产,甚至后来开始号召民众自发寻找食用菌、苔藓之类的非植物代食品,大家这才意识到情况已经急转直下,植物病还没解决,人类大部分储备粮库却告罄了。

而且最致命的是,该真菌的异变速度超乎想象,其数百种孢子均能在无数种极端严苛环境下存留,这些年早已无孔不入地从海洋蔓延至每一寸土地。

毒性植物的出现完全是给食物链底层丢了一枚炸弹,这些年最让人惋惜的,还有断崖式灭绝的野生动物们。甚至一些曾经泛滥的种群,都因食用遍布各处的带毒植株而锐减,最终世界种子库也只勉强保留了不到三成的动物和昆虫活体样本。

终于在2115年,地球生物基因组织紧急开放种子库,先后建立了数千个大型培养场地,通过全封闭水培农业方式,勉强帮人们挨过最艰难的那几年。不过这种培养农场造价高昂,维护成本极大,使用寿命也与产量有关,在高负荷运作下,一个农场只能坚持五年不到。

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封闭农场开始四处扎根,社会重心短暂地向‘大农业’时代靠拢。不断建设新的封闭农场,让世界几乎五成以上人口都参与到这个疯狂建设垦荒时期,然而这依然只是杯水车薪。

尽管这些封闭的无菌农场能让作物顺利生长,但几十亿人类的口粮缺口远超其产量,昂贵的栽培价格使得许多不发达地区出现规模空前的持续性饥荒。

科学界当然为此想尽招数,有人配置出过滤毒素的药剂,但其成本不菲,如果食物都要经过其过滤,那可比无菌农场贵多了。也有人研发出能够大量培养合成蛋白和糖类的方案,然而在全球植物带毒的情况下,培养基的生产绝对难以满足食用需求…

一方面,人们始终在期待科研工作者们能赶紧想出解决办法,而另一方面,科学家却已经在怀疑,这可能是一场持续时间未知的灾难。

在粮产问题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种类数以万计的基因改组植物从实验室里投放出去,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也不断建立和废弃更多的封闭无菌农场。不过前者收效甚微,后者依旧昂贵,全人类都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各式各样的暴乱上演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