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丹逐渐沉没的那几年,多个北欧国家联合建立了环丹麦生态潮汐大堤,其中参照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的经验,波罗的海也成为继红海、地中海之后的巨型咸水湖。
人们当然知道这种做法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难以预见的影响,不过为了存留数百个沿海城市、数百万平方公里陆地以及千万民众生计,这也是当前工程技术能做到的唯一办法。
芬兰西岸也有很多类似堤坝,当然,该项目规模更小,年代也更早,目的仅为保护此处成批连片的航天发射场。
新图尔库基地,永冻层上的巨型火箭橇列阵壮观而宏大,尽管它们如今很少轻易启用,但这些直指天穹的设施连年都在加固地基,看样子它们需要挪到更靠北的地方。
自从棱镜聚变引擎问世,近地轨道很多大载荷运输任务逐渐被火箭撬替代,搭载该引擎的单级入轨飞行器虽然造价昂贵,而从长远来看,无论效率还是成本都远超传统化学火箭。
当年行星防卫总部选址芬兰,自然也是为了利用此地的大规模发射条件,让空天部队能迅速集结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大气层外开展任务。
昨晚的‘火星通讯’不仅点燃民众对这颗失联星球的极大兴趣,更让仅存不多的行星防卫部队全部调动起来。哪怕这些年轻飞行员平时连训练经费都捉襟见肘,他们依旧饱有随时应战的激情,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当年丑闻爆发后,这部分军人宁愿放弃巨额遣散费仍不离开。
多艘运输艇在火箭橇上积累了足够速度,蓝色尾焰穿透助推器的巨大烟尘,一轮轮小太阳从雪原上升起,他们必须在这种时刻展示出强大实力。
不过对于弗朗索瓦来说,此时的紧急军演并不在于收买民心,很多和平主义者已经在大楼门口静坐示威,友好相处的呼声也在元宇宙愈发高涨。
但他必须冒着骂声和压力这么做,除了正当启动紧急预案之外,演习似乎还有着转移视线的作用,毕竟‘信使号’的真实任务并不是多么光彩,今早在繁星航天局的特别行动也有个别工程师逃窜,网络上的舆情最好在爆发前控制住。
另一方面,今天凌晨截取到的那条‘求救’信息更是不能被民众知晓。它包含太多机密,即便给杰弗逊这种值得信赖的心腹也只敢断章透露。
如果那个秘密流传出去,就不只是全民恐慌这么简单了。
……
72小时前,安集躺在轮椅上,在孙女面前伸出手指朝向天空。
正如老人所说,‘人类始终没有为进步做好准备。’
顺着安集手指的方向,那颗毗邻的红色行星上,登陆舰刚刚离开赤道大平原,部队的下一个目标是南极冰盖。
弗朗索瓦花了十多年时间,才组织起这支四十多人的特别行动小队,无论飞行经验还是作战能力都是绝对的精锐,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守口如瓶,并且绝对服从命令。
早在信使号飞抵火星前,弗朗索瓦当然做过单名航天员飞掠试验,这位军人在起飞前就已经写好遗书,毕竟此前几十年来,地球放飞过去的任何探测器都无故失联。
在他接近火星的过程中,飞船果然再次失联。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勇敢的军人不仅成功飞抵火星捕获轨道,甚至临时改变航迹,在火星上空环绕长达九十多分钟,拍摄扫描了大部分赤道地区实况,并成功带回资料,这才给信使号的着陆计划创造了条件。
原来火星并没有发射什么自卫武器,之前的失联的卫星也仍然在轨运行,或许是他们建立了强大的信号屏蔽系统,而非将其击落。
这果真是一招好棋,火星方面即便真的没有武器,这也会让地球内部分歧加剧,不敢明目张胆设立项目,大规模派遣人员进行调查,这场博弈居然被弱势的他们占了上风。
既然电磁波没有作用,那就使用光谱传输。信使号及其轨道舱都安装了强大的载波激光发生器,只要通讯问题能解决,多年来的谜团很快就能揭晓。
然而直到信使号飞抵,一系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况又出现了。
正如大多数人料想,贝斯克刚登陆时建造的基地早已无法居住,看样子应该废弃了至少四十多年。但任务进行得并不顺利,成员们没有找到任何尸体,甚至没发现大规模迁移痕迹。
通过专用频道请示之后,小队继续按照预定计划行动。在前往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定居点前,他们留下几台扫描无人机,对基地里遗留的数据和文件进行分析归档。
好在这次行动携带了足够多燃料,否则小队也无法在星球表面转移太远的距离。聚变引擎虽然近几十年来有所进展,但其技术原理也就代表着它无法随时启停,只能用于长距离加速航行。在行星间转移之外的一切机动,仍然需要化学能源。
成功的弹道转移后,信使号距火星南极已经百公里不到,乘员舱内,队员们也并没有使用对讲机交流,为谨慎起见,一切沟通都变成长久训练的手势和灯光。
‘飞行状况良好,肉眼可见冰盖,低空扫描开启,定位锚点已投放,所有成员准备着陆。’
飞行员熟练地用频闪灯向舱内报告着,但一个少校军衔的男人忽然示意所有人保持通讯静默,应该是上面下达了新的指令。
‘零号频道紧急命令,信使号立即中断光谱通讯!着陆后所有人接上偏振线圈’
着陆后全员戴上脑机接口?这实在是个奇怪的指令,但该频道的加密程度极高,确实是来自弗朗索瓦的口令。
会不会是这位少校看错内容了?
‘我这边没有收到指令,你确定吗?’通讯员也忍不住惊讶。
‘执行命令就行,我有更高的负责权限,这是最高指示,并非临场指挥。’
‘好的,一切听从。’
戴就戴吧,或许是弗朗索瓦有什么提前录好的密令,要在行动中途给全员播放。更何况地火之间通讯需要251秒,这种紧急指令已经来不及再次确认了。
飞行员立刻让整艘飞船的激光通讯模块关闭,该指令同步上传于搭载笨重聚变引擎的轨道舱,直到信使号缓缓停在冰盖上,特战队员们也按照命令戴上偏振线圈头盔。
通讯员似乎还在犹豫,而少校的目光扫视到这边时,他也只好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