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全球媒体围堵这扇大门才过去三天不到,今日下午,那些记者和采访无人机再次举着一堆‘长枪短炮’纷纷挤在熟悉的媒塔广场。
但今天并不是召开记者会,也没有什么新的爆料,而是阿尔伯特主导的‘友邻社区’已经建设完成,打算全网上线并向民众公开注册。这对于缓解大家长久以来的紧张与担忧,对于揭开火星基地神秘面纱,算是里程碑式的巨大进展。
所有人都没想到,在火星递过六十年来的第一封交流信后,地球方面能如此豁达地将其接纳,并顺利开展双方民众之间的交流渠道,这实在是人类文明迈向开化的一大例证。
但在参与细则公布之后,大家发现这件事也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此次友邻网只开放了不到两千个注册名额。
根据媒塔的新闻发言人称,由于火星基地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工程师都要忙于基地设施维护和粮食生产等工作,不可能全员报名,所以本次能够参与交流的人数不多,对方也仅派了不到两千人参与这种活动。为了社区能够在双方用户基数对等的情况下进行,地球当然不能一下子涌进几倍于对方的人数,这样可能导致一系列不利于长期和谐的情况发生。
民众对于这一结果还是比较失望的,毕竟按照此前的意愿调查,全网有超过二十亿人都表示希望有机会接触到火星同胞。这次想要疯抢那些不到两千的名额,概率甚至低于百万分之一,实在是让人遗憾至极。甚至有人觉得,媒塔会不会暗中给那些富豪们高价叫卖这些名额,后面用巨大的暗箱操作空间,足以把这变成一次赚得盆满钵满的机会。
不过媒塔也很快给出回应,在用户递交申请后,会完全以随机抽选的方式确定人选。并且在正式获取资格前,还会做一系列心理健康测验,以免造成社区不稳定因素蔓延。被拒的申请名额或者主动放弃的名额会重新回落到抽签池,并被新一轮抽选顺位替代,直到满员。
本次社区开放将会持续一个月,由于是首次建立星际交流社区,技术上可能也会出现一些未知的漏洞,这些都会根据用户反馈,在将来推出的新版本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地火之间这段漫长距离也决定了难以避免的无线电延迟,光速也需要两百多秒的抵达时间,如果在相位更远的月份,可能这个数值会达到十多分钟。就像上次阿尔伯特与康米尔的那次直播对话,持续半个多小时却也只能进行简单交流,两个人加起来的有效字句不超过两千字,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交流障碍。
所以在选中的用户进行正式入驻前,还有一段必要的培训考核,除了熟练使用技术手册里的内容外,还需要熟读‘星际网络社区友好公约’这种全新的道德模板。
如果不愿意接受这种束缚,首期的友邻用户在使用期间也可以随时选择退出,总之一切都本着自由公开原则,不会强迫任何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声势浩大的友邻网用户抽选就这样在全网展开了,几乎对此有所耳闻的人都选择了报名凑热闹,就连一些本来不感兴趣的人也提交了申请,声称什么帮助大家拉低中奖概率。而那些真正渴望获得机会的人,都在祈祷自己能成为万中无一的幸运儿。
但事情真的就这样简单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吗?
并没有,甚至这可以说是一场不亚于‘军管农场’的巨大骗局。
所有人都没料到,全网抽选只是媒塔公司丢出的障眼法。尽管阿尔伯特并不想让这个项目变成骗局,但为了稳妥起见,哪怕说是为了避免世界乱局,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早在三天前,甚至早于友邻网的模型建成之前,小冰就在公司内部发布了一项秘密任务。任务内容是在短时间内征召数百名表现优异的客服人员,以及近千名守口如瓶的信息网格员。
信息网格员早在元宇宙初期就已存在,这些深处一线的调查举报人员,必须接近用户才能开展工作,他们一开始是被安委会用作维护数据稳定的,后来则慢慢发展为查探用户诉求秘密眼线。即便是在如今这个‘绝对安全’的量子元宇宙里,也时常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由于这些人一直都是从事秘密工作,很擅长察言观色,再加上常年培训,他们对媒塔的忠诚已经丝毫不用怀疑。所以他们才是真正要去‘友邻网’面对火星居民的情报收集者。
至于那些客服,当然是用来应付这些被选中的地球‘幸运儿’们。
原来所谓的全民抽选,仅仅是毫无悬念的作秀而已,在初期计划里,不会真的存在任何一名被选上的民众。而那些自以为被选上的人,其实并没有真的链接到与火星交流的那个频道中去,他们在那个虚假社区里所面对的,只是一群伪装成火星邻居的地球老乡。
之所以只需要一两百人就能搞定上千名用户,当然还是由于所谓的通讯时差。哪怕每一位客服都要同时负责和十数人同时交流,每人两百多秒的准备时间,也足够去切换剧本角色慢慢应付。而且这些出色的客服即便在平时,可能也会经常面对这种庞大工作量。
其实小冰实施该决策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好在她拥有几十年来的领导经验,才能把这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虽然该决定在媒塔内部也遭受了一部分反对声音,但在她多年运营的集团高层中,还是70%以上投了赞成票。
毕竟这个社区是由媒塔牵头而起,如果出了任何差错,一切责任都必须由媒塔来背锅。于是在种种周全考虑之下,一个本应该代表着坦诚公开的项目,最终变成了极其虚伪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