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困扰李世民的难题(2 / 2)

初唐小闲人 子率以正 1197 字 11个月前

偏殿之中,一群老家伙陷入沉思,李世民则是伸出手揉揉有些疲惫的脸颊,忍不住在心中暗叹口气。

他很清楚推行新式良种一事的难点在于什么地方。

百姓们相信世家,而不相信朝廷。

说得直白一点,无非就是民心二字。

这就是最大的难点。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世家门阀盘踞地方成百上千年,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世家门阀的存在,也认同世家门阀的做事风向。

朝廷则不同。

大唐从武德元年成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十四年时间,且这十四年时间有一大半是在打仗。

真要算起来,大唐从武德五年基本统一全国开始恢复生产,一直持续到到贞观五年,也就九年时间。

其中还要刨除对东突厥用兵的半年。

那半年时间整个大唐都在勒紧肚子支应前线,国战面前谈什么生产。

所以真正和平的时间也就八年多点。

这么短的时间,朝廷想要从世家门阀手中将民心争取过来,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

他李世民再怎么英明神武,也架不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要是李让那小混球在长安就好了,那小子鬼点子多,说不定有办法。”

李世民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他是真的有点想念那个小家伙了。

虽然那小混球偶尔能把人气个半死,但关键时候也是真的给力啊。

一肚子坏水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外冒,还很好用。

可惜李让远在江南,远水救不了近火。

就算他现在派人去江南问策,等李让的主意到长安,最快也要两个月。

再花一两个月去推行地方,那就真的耽搁春耕了。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李世民回过神来,开口问道“诸卿,可有主意了?”

李世民开口,众人逐渐从沉思中醒来。

武将们面面相觑,都有些赧颜。

将诸将的表情尽收眼底,李世民不由得微微摇头。

好在他也不指望他们。

不着痕迹摇摇头,李世民看着一脸沉思的房玄龄问道“玄龄,可有良策?”

房玄龄应声抬头,恰好捕捉到对坐的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思索片刻,房玄龄朝李世民拱手一礼,笑道“陛下,臣观辅机兄似有谋略,不如让辅机兄先说如何?”

“哦?”

李世民轻咦一声,偏过头看着长孙无忌,问道“辅机有何话说?”

莫名被ue的长孙无忌指着房玄龄嗔笑道“玄龄兄既已看透某家所想,何必还要打趣某家,还是玄龄兄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