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天之骄子(2 / 2)

包括吉王府从不强买强卖,甚至于吉王府一直受各省行商盘剥。

包括吉王府突然得到高产双季稻中季稻良种,高产土豆红薯救命良种,高产蔬菜瓜果良种,吉王府从不藏私,而是低价售卖种苗。

当然,除了吉王府大力推广俗体字标点符号天竺算术让天下读书人不爽外。

可在如此焦头烂额之际,读书人爽不爽朱由检真的管不着,他现在担心的是湖广的粮饷能不能按时解送到京师,南方富庶之地能安定,只有平定西贼铲除后金,他才能抽出手给予宵小抄家灭门一击。

开春了,关山各农场进入了繁忙的春耕,朱慈灶也一反常态带着大学堂五百三十一人下乡巡视。

这五百三十一人是七年来不断有学生挑战跳级,不断有学生不及格淘汰留级后,跟上来的最聪明勤学天之骄子。

六年时间读完后世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学业,还要月月保持及格或者优秀,这很难很难。

小学还好,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后,很多十分用功的学生也跟不上朱慈灶教学步伐,没办法,教育本来就是甄别,只有最有天分聪慧,还最勤奋的学子才是最后的精英。

这其中,就包括钱梅花,永远保持跳级班第一,永远埋头攻读思考。

还有张铁蛋,勉勉强强跟上跳级班步伐。

还有孙二子,要不是经常请教钱梅花,他几无可能及格。

当然,朱氏子孙也有十几个有天分的学童。

更有原来执教小学堂,后来专门读书的张淼淼老师及十几位不耻下问的三四十岁老教师。

当然,成年人虽多,但十三四岁的神童更多,这些原本不可能接触知识的流民子女平民子弟,有幸成为人精学神,他们所学虽然不能光宗耀祖做官发财,但超越数万或者数百万人智慧的成就感同样令他们备感骄傲。

朱慈灶对这些少年是一百个敬佩,他自认为自己只是个中人之资,他在后世花了十二年才勉勉强强考了个大学,勤勤恳恳四年才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可人不能光读书,不能成为书虫书呆子,开春了,数百万流民虽然不需要学生帮助春耕,但四处转转有益无害。

看见吉王世子带着这么多大学生来到农场,正在插秧的农人全都狂热起来,朱慈灶蹲在田边和蔼的询问,一个老农颤抖道:“世子,这就是益丰早稻,我们管他叫世子早稻,世子选育这稻可是真正的活命宝贝,它从播种到收购只需要九十五天,它抗倒伏抗虫害好伺候,最难得是他的产量达到四石六百多斤,如果施肥足,它能达到五石多。”

朱慈灶点点头道:“还是喊他益丰稻为好,这不是我培育出来的稻种,所以我不能占功劳。”

“我们就喜欢叫他世子早稻,我们不但叫世子早稻,还有世子晚稻和世子中稻,农人不知道溜须拍马,但我们农人记得是谁让我们活下来…”

朱慈灶只能无奈的起身离去,要不然真的影响农人干活。

朱慈灶把学生带到一颗大树下对众人道:“学无止境,凡用心所学必有成就,就比如这农业,为什么益丰早稻生育期会如此短产量会如此高?”